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每年春節,許多孩子都會收到為數不少的“利是”,家長們也面臨矛盾:“壓歲錢”數額不斷增加,如果強制上交,害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若是完全放由孩子自己處理,又怕養成孩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
上周日,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辦的“讀領風騷·成長論壇”上,光大銀行財富顧問秦穎就怎樣合理利用“壓歲錢”,與現場家長和孩子進行了生動的討論。
孩子和父母一起學花錢
秦穎說,許多孩子年齡雖小,但收到的“壓歲錢”并不少,在孩子還沒理財能力時,交由家長保管是最妥善的。但是很多孩子把錢交給父母只是在遵循父母的命令,履行一個過程,孩子自己本身沒有形成“錢”的意識。
建議父母把壓歲錢中每一筆錢的去向都告訴孩子,讓孩子參與“花錢”的過程。“在孩子5-14歲時對其的理財培養很重要,在培養過程中,給予孩子一定的權利是有必要的,但是家長應適當引導。比如,在孩子想買東西時與其協商,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使其在消費時不要出現偏差”。
讓孩子有自己的小賬本
很多家長會用孩子的壓歲錢給孩子買分紅性質的保險,或者做基金定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做理財規劃。
復雜的金融投資怎樣才能跟孩子解釋清楚呢?秦穎指點,可以用投資對賬單向孩子解釋每一筆錢的收入和支出。“我有一個客戶,用孩子壓歲錢做了投資,每個月都把賬單拿給孩子一起看,結果起初的幾千塊壓歲錢已經累積到三四萬元,孩子也養成了良好的理財習慣,掌握了一定的理財知識。”
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賬本,也是培養其理財觀念的好方法。“我幫孩子做了一本壓歲錢存折,他每次想買東西時都會跟我商量,合理的就取出錢來交給他。”現場一位母親與大家分享她的理財經歷。一位父親說:“要讓孩子知道每一筆錢都來之不易。”
理財教育父母要做表率
“大多數家長以往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卻忽視了孩子的理財教育。”秦穎表示,對孩子理財觀念的培養是值得關注的,它可以讓孩子養成合理支配資源的能力,對形成日后的規劃能力和綜合思考能力都有幫助。
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首先做父母的要明確自己的現金流,日常收入和開支、每一筆資金的合理應用和投資,父母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父母養成良好的投資理財意識,孩子才能在好的家庭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下一篇:培養孩子一生幸福的本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托管班有利弊亟待規范完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