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上午,廣州白云區孫瑞雪實驗幼兒園的當當工作完后從教室往外走。不知道他的腳被什么絆了一下,“哎呀!”當當摔倒在地。摔得不重,當當立刻站了起來。他正要離開時,目睹這一幕的一個孩子哈哈地笑了起來。當當邊走邊扭頭說了一句:“我不愿意你笑我。”然后徑直往外走,全不理后面發生什么事。后面的孩子聽了,立刻停止了笑聲。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當當的表現讓我很驚嘆,這就是自我!來自別人的嘲笑對他根本不當一回事,沒給他造成任何困擾。而對于別人不禮貌的嘲笑,他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不愿意!
我想到了我自己。在自己的小過失和別人的嘲笑面前是否也能表現得如此的坦然和堅定?過去的我,也許都只是活在別人的看法、信念里,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感受里。當別人讓我感覺難受時候也不會去拒絕,只在心里默默地承受。難道只有我會這樣?我想不是的。
是什么原因讓我們變成了這樣?
我想起一次我見到的一個場景:一個男人跟一個大約四歲的男孩游戲,正當他們玩得哈哈大笑時,男人不小心把男孩的褲子扯歪了,露出了小屁股,旁邊的幾個大人立刻對著男孩哈哈笑起來,還不時說一些逗他的話。男孩聽著聽著,就哇哇地大哭起來,無論大人怎么哄也不行。我知道男孩是因為被嘲笑而感到難受了,但他表達的方式卻只是哭。令人難過的是,此時沒有人知道他怎么了,而只是一味嘲笑。更讓人難過的是,男孩的媽媽也沒辦法,只是對著男孩的屁股使勁地打,邊打還邊說:“你哭,你哭,我要打到你不哭為止,是你自己要游戲,現在游戲輸了就哭,哭有什么用……”
想到這里,再想想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好像已經有了答案。我們什么時候享受過愛與自由的成長環境?成長中又有誰了解、尊重我們內在的感受和需要,并給予我們真正的幫助?
點評:一個人獨立人格的建立,在內需要自身的自信,在外需要社會的寬容。遺憾的是,這兩方面在我們的傳統社會里都很缺乏。因此,堅持我們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便尤其可貴。點評人:王銀春
下一篇:行為異常是內向還是自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為什么要“表現”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