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語言心理

語言心理

孩子為什么要“表現”好

分類: 語言心理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3-21

閱讀 :289

  每次送美美去幼兒園的時候,我都鼓勵她要好好在班里聽講、做活動。有一天,在晚上吃飯的時候,我有一搭無一搭地問她“今天你表現好嗎”。沒想到美美干脆利索地回答:“好,當然好了,表現好是為了讓媽媽高興!”當時我差點把飯都噴出來了。

  笑過后,我說:“怎么叫為了讓媽媽高興呀?你表現好,難道自己不高興嗎?”

  這個問題顯然超出了她的理解。我就又說:“你再想想,今天表現好不好?”她裝模作樣地說:“我今天的表現,是一丁點兒好。”原來,她覺得自己在午睡方面表現更好,但是老師沒有表揚她,所以她只好說是“一丁點好”。

  孩子為什么要“表現好”

  后來,我又認真地琢磨了美美說的話。的確,我們家里人從來沒有說過“你表現好,大人就高興”這樣的話,但是,我們的確經常會說“你表現好的話,就……否則就……”,而“就”后面基本是“給你買玩具”之類的獎勵,“否則就”后面則多半是“不能去公園”之類的懲罰。正是通過這些話語,孩子才以大人想象不到的認知能力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我表現好的時候,大人就高興,就有好事;我表現不好的時候,大人會不高興,好事就沒有了。

  按照孩子的理解,在幼兒園表現好,老師會表揚,在家表現好,家長會高興、會獎勵。表現好,就是要聽大人的話,不和大人頂嘴、不打鬧、不哭、不和大人對著干;表現好,就是老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孩子能做到這些,那真是能稱得上“表現好”。可是,這樣的孩子快樂嗎?或者,除了我們大人高興之外,孩子自己真的高興嗎?

  當孩子明白表現好與獎勵有關聯的時候,他們就會暫時收斂自己好動的天性,裝作配合大人、老師的樣子。這可不是童年的本色,童年應該有自己的真性,包括與大人對抗、頂嘴,因為在“表現不好”的時候,孩子更能做出與眾不同的思考。當孩子發現表現好與壞都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時,他們就會想方設法來引來大人的眼球:用“表現好”來哄你,用“表現不好”來激怒你,總之都能獲得關注。

  可是,用表現好壞、能否獲得表揚來評價一個孩子的成長乃至成功、成才,卻不是正確的兒童發展觀。如此下去,我們一定會犧牲孩子快樂的、自然的天性和探索的好奇心甚至是勇氣,因為在做事情之前,他們總要先看看大人的情緒。

  大人的情緒,不應成為孩子行動的方向標

  憑什么孩子就要按照大人的情緒去表現自己?難道僅僅是為了得到表揚嗎?當美美覺得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自己的表現只是“一丁點好”的時候,她自己已經發現自己在進步,這對孩子來說非常珍貴,因為她沒有因此否定自我,反而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其實,自我反思和感受到的成就,是自信和自尊的基石,這是人格中最為重要的因子。

  所以,我就告訴美美:你的表現不是為了家長,你自己的行為,讓自己覺得自己很棒就行。但是,你不能傷害到其他小朋友。我想,對于4歲的孩子來說,這些話語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當然,很多家長可能會擔心,讓孩子“自己覺得自己很棒就行”,那他將來成了不在乎別人評價的人,又該怎么辦?有關這一點,請大家放心,當孩子自己能對自己做出合理的評價后,那些別人對于自己的評價,相信孩子應該能做出更加正確的判斷。

  那么,有關“表現好”這個概念,怎樣讓孩子盡可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呢?首先,請杜絕“你聽話,我就給你……”的獎勵性話語;其次,應注意孩子在一件事情中的行為過程和動機出發點,而非注重結果。比如孩子本來要幫你干家務,可他卻因為不小心把水盆打翻了。那么,這就是一個動機良好的表現和行為,就應該保護孩子的積極性,不能因為結果不好就認為孩子“表現不好”,就批評孩子,否則孩子以后就不會延續類似“表現好”的行為。

  請注意,孩子“表現好”還是“表現不好”,與孩子“好”還是“不好”,根本不能劃等號!  文/謝影   編輯/建波

下一篇: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良好注意力從“活動”著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北市| 山阴县| 江山市| 锦州市| 白城市| 师宗县| 忻城县| 青海省| 徐闻县| 湖南省| 来凤县| 兰西县| 兴城市| 湾仔区| 英吉沙县| 基隆市| 上饶县| 恩施市| 和田县| 都江堰市| 通州市| 通州区| 手机| 江山市| 安陆市| 汕尾市| 宜兴市| 唐海县| 和顺县| 清水县| 漯河市| 东宁县| 岑溪市| 金溪县| 漳浦县| 林州市| 手机| 中超| 开化县| 灵宝市|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