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現(xiàn)在人們一方面擔心孩子冷漠、缺乏責任心、經(jīng)不起挫折;另一方面卻又認為不宜讓孩子過早介入社會,擔心會玷污他們純潔的心靈。
在和女兒相處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孩子每天都在有意無意地關(guān)注社會。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們是一個社會人,并不是成人主觀上想要孩子不要過早介入社會,他們就不會介入。其實他們每天都在介入社會,只不過他們接觸的范圍小,聽到看到的情況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弱而已。問題倒是我們該如何正確引導(dǎo)。
有人說生了女孩怕受害,生了男孩怕變壞。的確如此,女孩子越大越讓人操心,但我覺得,防騙最好的武器是從心底里不貪圖便宜,那些容易上當受騙的大多是些貪圖便宜的人,因此我們在家竭力避免這方面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平時妻子愛吃零食,愛買衣服,無意中就會影響孩子。我覺得有必要提醒她。
有天趁孩子不在家,我對妻子說:“不要養(yǎng)成孩子吃零食講穿戴的不良習慣,特別是一個女伢兒更要注意。”
妻子說:“人家的伢兒也是這樣的。”
我說:“人家的伢兒,我們管不著,我們只有一個伢兒,教育得好,是我們的福氣,教育得不好,我們晦氣。一個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一旦養(yǎng)成講吃講穿亂花錢的壞習慣,將來工作了,哪怕一個月掙5000元,還是會不夠用的。到那時候,要么去騙人家的,要么被人家騙。這種情況報紙上、書里頭經(jīng)常有報道,平常也有得聽見。假如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儉樸的好習慣,將來遭遇困境,她會安貧樂道;如果事業(yè)發(fā)達、生活富裕,她也不會揮霍浪費,窮奢極侈的。現(xiàn)在吃饞慣了,一旦將來陷入困境,就會感到很痛苦,會喪失志氣,甚至自甘墮落。我想,你總不希望看到女兒將來落到這種境地吧!”
女兒一直和我們住同一個房間,可孩子大了,和父母擠住一屋,有諸多不便。于是就在她初二的夏天,我把客廳與陽臺重新組合,為她隔了一個小房間。
裝修后,家里環(huán)境煥然一新。女兒說:“爸爸,鈔票就是好。”我因勢利導(dǎo)借題發(fā)揮:“鈔票確實蠻重要,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沒有鈔票是不行的,但是鈔票也不是萬能的’。只有靠自己勞動掙來的錢,用起來才舒心,才安心。”
總之,我用各種方法教育女兒要正確對待金錢。
但是在復(fù)雜的社會里,在社會風氣還沒有根本好轉(zhuǎn)的時候,做人光有不貪圖便宜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還應(yīng)該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識別騙術(shù)。像見諸報端的女大學生甚至研究生被騙拐賣到窮鄉(xiāng)僻壤的事例,就是很好的教訓(xùn)和教材。
識人先從家里開始,我常在女兒面前解剖自己。譬如我的脾氣不好,急躁易怒,但同事鄰居卻一口說:“顧師傅的脾氣蠻好,待人客氣。”我對女兒說:“你看,他們只看到我的表象,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大家相處時總是客客氣氣的,沒什么必要喉嚨梆響、氣頭蠻急。這也說明真正要識透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
我還給她分析了她媽媽的優(yōu)點和缺點,提醒她不要學我們的缺點,而是以此作為鏡子,從正確剖析父母開始,學會分析周圍的人。
同時,我也再三告誡孩子:“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要學會理解,學會寬容。要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學會和各種人打交道及友好相處。
學校是個小社會。在學校里學會了和不同性格、脾氣、作風、習慣的同學和睦相處,以后到社會上就能有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和適應(yīng)能力。對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別人則寬容大度。
自女兒上幼兒園起,我就常常提醒她:迷路時,要問民警、問年紀大的人;碰到陌生人問你家住在哪里或爸爸媽媽在不在,你不能告訴;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把防盜門的三保險全鎖上;不認識的人來敲門,千萬別開……
有一次飯后,女兒想出一個話題:“爸爸,為啥讀書好的姑娘,相貌好的不太多?”
我感到這個話題很有意義,于是對這個社會現(xiàn)象做了這樣的分析:“我單位里一個女同事也講過類似的話。你知道是什么緣故嗎?因為相貌好的女伢兒,一般都比較受寵愛,于是比較嬌氣,容易沾染講究吃穿、貪圖安逸的習氣。到了高中,圍著這類女生轉(zhuǎn)的男生或已工作的男性就會有不少。讀書總比較艱苦,吃喝玩樂總比讀書舒適。因此部分意志薄弱、貪圖安樂、讀書怕苦的女生,就會放棄學習,找一個條件好的男人結(jié)婚算了。但是,相貌好的女生,讀書好的也大有人在。像我廠里一個同事的哥哥的女兒,在杭二中人稱校花,她照樣很用功,考入浙大;在大學里她的成績繼續(xù)名列前茅。還有吳健雄博士——被稱做中國的居里夫人,也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科學家。這種例子很多,其實關(guān)鍵在于自己對人生的定位、對理想的追求。”
平時看到電視劇中有漂亮的姑娘為貪圖虛榮、追求享樂甘做花瓶,最后被拋棄落得個人財兩空,或精神失常,或自殺身亡的慘劇,及報刊上登載的類似事例,我都作為活教材來教育女兒。讓她明白:只有自尊,才能受人尊重;只有自愛,才能被人呵護;只有自強,才能被人賞識。
我也一再教育女兒:“我們是個三無家庭,無錢、無權(quán)、無勢。你的前途全靠自己去爭取。”女兒在物欲橫流的環(huán)境里,能夠保持頭腦清醒、思想健康、品格良好、行為高尚,相當程度上是得益于早讀、讀好“社會”這本書!
下一篇:不吃青菜的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成長的最后階段:與你告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