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孩子的生活中,家庭和學校占用孩子的時間最多,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最大。因此,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家長能適時地與老師建立長期﹑有效的溝通,并與老師達成培養孩子的共識,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
許多家長意識到了這一點,常常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近況。但是收效卻不一定讓人滿意。給老師打電話,看似簡單,卻也需要技巧。家長本身是愛孩子的,但如果讓孩子感到反感,那就不是愛了。
家長給老師打電話的時候,經常喜歡這樣開始問話:“孩子是不是上課搗亂啊?不注意聽講啊?有沒有不好的表現啊?”
于是,老師會有一個印象,認為這個家長比較關心孩子表現不好的方面,他的潛意識里就會關注你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從此,老師總是有意無意地注意孩子的錯誤。孩子精神緊張,越緊張越容易出錯,越出錯越被批評,進入了惡性的漩渦。家長本來出于好意打的這個電話,卻適得其反,害了孩子。
正確打電話的方式應該是誘導性的:“老師啊,您真是費心了,我們孩子很喜歡你講的外語課。您當班主任,我的孩子在您的領導下有沒有進步啊?他有沒有改善啊?”老師就會意識到這位家長關注孩子的進步。這樣,老師就會經常注意你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孩子發現老師欣賞他,他會更樂于上學,樂于讀書上進。這就跟孩子知道媽媽欣賞自己,就更愿意回家,愿意跟媽媽在一起,是相同的道理。
但是,老師和家長間相互協助,絕不是說家長要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一個班有那么多學生,老師沒辦法全都了如指掌,有時候可能也難以避免地對某些孩子抱有偏見。而父母只有這一個孩子,所以對老師的意見,也要加以斟酌,要相信自己對孩子一直以來的觀察和了解,做出明智的判斷。
比如,孩子都有游戲的心理,喜歡跟老師起外號,還有的孩子喜歡拿一些難題來挑戰老師的權威。其實孩子并沒有什么惡意,可是老師臉面上掛不住了,覺得孩子冒犯了自己,就會跟家長反映。這時候,對孩子的行為,家長就需要有一個判斷。
孩子捉弄老師,其實對雙方都是一件好事情。第一,說明你在孩子的眼里很慈祥,孩子愿意親近你;第二,說明孩子很有創造性,也很聰明。換個角度看問題,收獲就多了。
實際上,人們喜歡什么樣的人呢?有本事,但要有缺陷。老師過于完美的話容易給小孩距離感,沒有親和力,所以,故意犯點小錯誤,讓孩子抓住一些小地方,反倒是一種很好的技巧。
孩子愛搞一些無傷大雅的惡作劇,證明他善于思考,他能去找一些東西來實現自己的一種價值、一種成就。一般這樣的孩子可能會比其他孩子顯得更聰明一些。
同樣,對于父母來講,如果孩子能捉弄你,說明這個父親做得很慈祥,而捉弄你的這個孩子,將來的創造性會很強,而且他不畏權威。他能捉弄你,他就能捉弄愛因斯坦。
所以,作為家長,你應該永遠地站在孩子這邊,為他考慮,和他一心。
那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究竟應該怎么把握“度”呢?
有一個發生在美國的故事。一個大學教授帶著他的研究生到美國的一個黑人社區做調查。一般來講,黑人區都屬于比較貧困的地區,他們對200名黑人的孩子的前途做了預測,學生們都很認真的參與了,學者們也很認真,他們運用的都是一些國際上通用的量表。報告出來了,結果卻令人沮喪。這200名孩子們被無一例外的認為是一無是處,前途將無所作為、終身碌碌,200名孩子沒有一名被測為是天才。
40年以后,當年主持這個課題的老教授去世了,他的繼任者們從檔案里發現了這份報告,好奇心驅使著這位繼任者來到教授當年做調查的貧民窟的黑人社區,調查的這200名孩子當中,有20個離開了這個區域,杳無音信,其余的還在。而這180個孩子大多都獲得了相當的成功,不乏銀行家、豪商、律師、優秀運動員。這個繼任者很奇怪:為什么當年用心理學的量表,那么認真做出來的結果并不像調查的那樣不成功呢?他就下決心對這180個成年人又做了一次調查,他問的問題就是:你們當年在智力上、在很多測量上都證明你們將來不會有所作為的,為什么你們現在能成為優秀的運動員、律師、銀行家等?這些人說了很多方面的原因,但他們都共同提到老師: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小學老師!但是具體是什么原因,他們說不出來。
研究者為了揭開這個謎,就又找到了當年的這個老師,他已經是遲暮之年了,吐字都已不太清楚了,但是他說的這些內容讓人們永遠的記下來:“我教的這些孩子都挺可愛的,我真的很喜歡他們,我愛他們。”
一個成年人如果從心里喜歡這些孩子,愛這些孩子,他們將來就會成功。那如此說來,做這些心理測試又有什么意義呢?心理測試其實測的是智力,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在1995年公布給大家,智力只占到20%,一個人的自信心、他的自尊,他融入社會的程度,他支持別人的程度,對別人欣賞的程度,這些東西就是所謂的情商,會占到80%。這里告訴所有的媽媽們,要想孩子成功的話就要做到愛自己的孩子、欣賞自己的孩子。
臺灣作家劉墉在一本書內談到一個故事。
情景再現
媽媽說:“我煩死我的女兒了,她今年16歲,竟然去找男人!”
劉墉就問她:“你女兒找什么男人了?”
媽媽說:“她和班上的同學談戀愛!”
劉墉說:“你這樣說太惡毒了,說一個女孩子找男人和說一個女孩子早戀是不一樣的。”
媽媽又說:“我看這個女兒就是死不要臉,這么早就開始談戀愛,就開始想男人!她不想男人她會去找男朋友嗎?她為什么就不能好好學習呢?”
劉墉想:這個媽媽為什么這么惡毒的去攻擊自己的女兒呢?我就很擔心,說不定這個女孩子長大以后真的就做出去找男人的事情,因為在她媽媽的定位里,她的女兒就是死不要臉的。很悲哀啊!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如果能從內心里愛自己的孩子, 80%的孩子都會成功。對于孩子們而言,愛是最主要的,是一切的源泉。
下一篇:三種父母的孩子網癮戒不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暑假過半作業還在“睡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