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的好成績和好品行兼備是最理想的家教效果,起關鍵作用的還在于父母。你要找到你的期望和孩子的實際情況的制衡點,別讓你的期望釀成不該有的家庭悲劇。
同事聚會,老趙說起他的女兒。我是見過老趙的女兒,10歲左右,長得不漂亮,個頭有點矮,而且學習成績也不理想,在班上的成績很普通,也沒有什么特長。
但是,在老趙眼里,他的女兒是優秀的。老趙高興地和我們說女兒在小測驗中前進了兩個名次:“女兒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像我。”說話的老趙滿臉的幸福。
有個同事和老趙關系很好,他打趣地說:“老趙,你對女兒的要求也太低了吧,前進兩個名次,你就這么高興啊!”
“當然,我對女兒的學習是沒有任何期望的,所以,她的每個小進步我都會很開心。我每次都會夸她,她心情好了,自然會有進步了。”
聽了老趙的話,我感到很佩服,他將“不必強求孩子是最好的”這一家庭教育原則貫徹得如此自如。
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內心很脆弱,父母不切實際、過高的期望,無疑會惡化親子關系,既給孩子增加了沉重的心靈砝碼,又給你增加了無形的精神企盼。
我將這個思想也運用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桐桐雖然是個女孩,可小小的她,好勝心很強。她總是要求自己樣樣都是最好的,只要有一天拿不到紅花,她就會悶悶不樂。
桐桐從小體質不是很好,有一天幼兒園組織小朋友進行體育活動和比賽,頭一天晚上,桐桐就開始坐立不安。
我對桐桐說:“寶貝,你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不必過分追求優秀,只要盡力就好了。”桐桐忽閃著自己的大眼睛,我相信她聽懂了我的話。
之后的桐桐,每天都保持良好的狀態,同時,她的體質也得到了改善。
看見每天都開心的桐桐,我也很快樂。
我也貫徹老趙的思想,不給桐桐過大壓力,只要她健康快樂地成長,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發展自己,就足夠了。
父母愛孩子,將自己對孩子所有的愛,都化作了對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優秀,擁有光明的未來。但是,有些父母往往會把握不好期望值的高低,對孩子提出過高的期望。
可是,你厚重的愛未必可以獲得孩子的理解和認可,甚至會變成家庭痛苦的根源。
正如一棵樹的成長,只有按照它的生長規律,在適時的時間接受陽光雨露,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孩子也是那一棵小樹,父母掌握孩子的特點,了解孩子的個性,對孩子寄予合理的期望,然后再傾注適當的愛,孩子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還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張建是一個人見人夸的好孩子,有時候見他走在路上,都在讀書。他每次都被學校選為優秀學生,還會在家長會上作為學生代表講話。他不僅學習成績好,品行也很出眾。
張建和其他十幾歲的孩子不一樣,他從來不穿時尚的衣服,不崇拜明星,業余時間不玩游戲,而是選擇去培訓班或者在家做題,他就像一臺時刻不停息的“機器”,時刻在忙碌著。
張建讓很多父母羨慕,妻子還經常對桐桐說起他,老師也把他當成重點培養對象。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在外人看來如此優秀的孩子,有一天,他突然變得歇斯底里起來,將自己的課本全都撕碎了,還將自己之前得到的證書和獎狀都扔進垃圾桶。
張建的父母將他送進醫院,醫生的結論是:他精神過于緊張,壓力過重,導致現在的狀況。他一直背負著“父母、老師、親友”的期望,維護自己的“優秀”形象,時間長了,心理防線崩潰了。
其實,如果張建不那么優秀,而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有崇拜的偶像,有業余愛好,那么,也許不會出現這樣的激烈狀況了。
當然,這并不是要求你縱容孩子的缺點,而是想告訴你,給孩子過高的期望,暗藏高憂患,如果等到孩子出現問題再懊悔,那樣就過時已晚了。
孩子的好成績和好品行兼備是最理想的家教效果,起關鍵作用的還在于父母。你要找到你的期望和孩子的實際情況的制衡點,別讓你的期望釀成不該有的家庭悲劇。
下一篇:養孩子是要回報的投資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利誘和打罵有時是必要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