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9、找出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條件!最了解孩子的應該是父母,所以請善用自身的觀察力,從孩子的反應中找出令他有興趣的事物,興趣越濃,穩(wěn)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
For 嬰兒
即使是小嬰兒,我們也能在親子互動中根據他的反應來發(fā)現(xiàn)使他感興趣的事物,請把用這些事物當作學習誘因,可吸引孩子日后練習爬行、學走路或其他內容。
For 幼兒
雖然孩子的專注時間不算長,但是一旦碰到讓他真正有興趣的東西,那么不論是高興的表情,還是投入關注的時間,都會與不感興趣的事物有明顯差別。所以,父母要切實掌握孩子喜好的差異,以便作為學習時的誘因。
10、讓大腦有休息的機會
學習是一種腦力勞動,要消耗大量的腦內氧氣,請千萬別認為孩子長時間進行學習活動就是集中注意力的展現(xiàn),事實上,學習效果會隨時間增長而遞減,精神也會逐漸分散。大人都知道“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孩子也是這樣,所以要給孩子充分的休息時間,適時搭配肢體活動,讓大腦能夠時時保持在最佳狀況。
11、一次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記憶力有限,丟三落四是經常事,因此,不如一次只要求他完成一件事情,但是必須有頭有尾地完成。如果父母因為“貪心”而希望孩子同時完成很多事,那樣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內在混亂。反之,一次吃只做一件事,目標很明顯,孩子自然會安排如何去做,也更有信心去完成,注意力集中的狀況便大有改善。
12、操作型的游戲
除了動腦筋之外,孩子更需要實際的動作操作活動,才有利于維持注意力。動靜結合的活動有很多好處,不僅能預防孩子長時間從事單一活動而引起的疲勞和無趣感,也是訓練協(xié)調能力的好時機。
For 嬰兒
隨著孩子大小肌肉的日漸成熟,父母在對孩子說話時,可以配合著拉拉小手或小腳,以加深孩子對語言的印象,比如說“再見”時,可以拉著孩子的小手揮一揮,說“走路”時,可以拿著孩子的小腳輕輕擺動。
For 幼兒
1 在給孩子買玩具時,可多選購需要動手操作才能發(fā)出聲光效果的玩具,不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能更好地學習認知。
2 可讓孩子幫忙做簡單的家務,比如收衣服時,讓孩子當傳遞員,把收好的衣服放到某處,或根據大人的指令從一堆衣服中挑出某種顏色的衣服等。
13、多用開放式問句
對孩子說話時,不要只有“是”或“不要”的選擇性語言,應該多一些開放式的問句,讓孩子通過思考答案來培養(yǎng)注意力。比如吃飯時,不要只是問“吃不吃”,可以說“今天吃什么呢?米飯,面條,還是面包?”
For 嬰兒
雖然此時的嬰兒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但父母還是要對他多說話,可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讓孩子習慣問答的溝通模式。
For 幼兒
向孩子提出問題,讓他回憶大人剛剛說過的內容,并思考應該如何做出回答,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在培養(yǎng)注意力。比如剛講完故事,就可以問幾個和故事相關的問題,答對了就給予獎賞,要讓孩子明白,只有集中注意力聽故事,才能正確地回答問題和獲得獎賞。就這樣,孩子知道了專心的好處,下次就會更專心聽故事。
14、逐漸延長學習時間
不要一開始就為孩子設置過高的學習目標,當孩子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時,就會心生挫折而放棄。可以將學習時間慢慢從半分鐘延長到1分鐘,再延長到2分鐘、3分鐘,當孩子一次比一次有更好的表現(xiàn)時,其成就感會隨之逐步增加,也就能更好地堅持下去。
For 嬰兒
嬰兒的注意力大概只有短短幾秒鐘,父母在逗孩子時,很容易因為孩子失去注意力而倍受打擊,其實只要一直堅持下去,孩子就能隨著生理發(fā)展的逐漸成熟而延長注意時間。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逗孩子時,不要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能持久而頻繁更換動作,這樣反而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For 幼兒
根據孩子的自身狀況來慢慢延長學習時間,不要奢望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能一下子從2分鐘跳躍到10分鐘,即便每次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能延長10秒,天長日久也是很可觀的進步。如果孩子出現(xiàn)厭煩情緒,那么可能是活動太簡單或太困難,此時不妨增加一點難度或降低一點難度,讓孩子有繼續(xù)學習下去的興趣。
15、適時安撫孩子
情緒不好時,對什么都沒有興趣,集中注意力就更是無從談起。因此,父母應隨時留意孩子的情緒,適時給予安撫。只有在心情好的前提下,孩子才有興趣去探索外面的大千世界。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情緒很容易因外在事物的影響而改變,尤其是家庭氣氛。因此,請父母務必牢記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
16、簡單明了的指令
當孩子茫然不知所措時,往往是父母下達了不清楚或太多太復雜的指令,無形中阻礙了注意力的發(fā)展。因此,無論希望孩子做什么事,都應給出簡單明了的指令。比如吃飯,與其說“你乖一點,好好吃飯”,不如說“吃完15口飯,你就可以出去玩了”。這樣孩子就會注意吃了幾口飯,而不是一直尋思究竟怎么樣才算“乖一點”。
17、減少接觸三電的時間
所謂“三電”,就是“電腦、電視和電子游戲”。目前已經有研究指出,如果3歲之前的孩子看電視時間過長,那么到了7歲時就容易出現(xiàn)無法專心的問題。因為上述三電產品都屬于豐富而生動的多媒體工具,變化節(jié)奏很快,當孩子習慣了既快速又強烈的聲光刺激之后,自然就難以對靜態(tài)的學習產生興趣。
For 嬰兒
建議不要讓2歲之前的孩子看電視,父母應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玩,通過成人的引導讓孩子接受有效的互動。
For 幼兒
就算孩子要看電視,也應盡量避免畫面跳動過快的節(jié)目。比較適合的節(jié)目有流行的《天線寶寶》,速度慢,而且內容一再重復,正適合牙牙學語的孩子。當然,即便電視節(jié)目再優(yōu)秀,也要牢記一點,那就是孩子連續(xù)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18、增強自制力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這正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重要原因。當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旦出現(xiàn)新鮮刺激,大人一般可通過自我約束選擇忽略,但是孩子卻很難保證不被新鮮刺激吸引過去。因此,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增強其自制力絕對是一條重要途徑。
For 嬰兒
當嬰兒會坐會爬時,就代表其具備了一定的行為能力,此時一定要保證嬰兒的活動安全,明確規(guī)定出“能去”和“不能去”的地方,還要在“不能去”的地方事先做好防范,以防嬰兒誤闖禁區(qū)而發(fā)生意外。在嬰兒四處探索時,家長可隨時陪在一旁,當嬰兒即將誤闖禁區(qū)時,家長就再次明確地說明“不能去”的原因。
For 幼兒
學步兒的活動能力更強,此時除了讓他知道為什么“不能”,還可以讓他知道不當行為的嚴重后果,進而更好地培養(yǎng)自制能力。
19、因人制宜來安排活動
要讓孩子專心,就要切實了解其身心發(fā)展狀況,以便安排合適的活動。如果活動明顯超出了孩子的能力,那么他會感覺太困難而不想做;如果孩子的能力明顯高于活動的要求,孩子也會感覺沒意思而不樂意做。因此,最合適的方法就是,在合適的時候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For 嬰兒
視嬰兒的發(fā)展狀況而定,如果已經進入爬行期,就不能只是要求他坐著玩玩具,可以適當用玩具逗引嬰兒爬行。如果即將進入學步期,就可以想辦法鼓勵嬰兒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For 幼兒
如果孩子已經會走路,可讓他幫父母拿東西。如果孩子的說話能力已經很不錯,可以讓他當傳話人,在家人之間傳遞信息。請注意,無論讓孩子拿東西還是傳話,內容都不要太復雜,一次只拿一件東西、只傳簡單的話,比如“幫媽媽把鞋子拿過來”“去告訴爸爸,媽媽請他到廚房來”。
20、不要任意干擾孩子
雖然我們一直致力于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但是最大的干擾源往往就來自大人。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所以做事情多半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在孩子玩得正高興的時候,父母就喊上一句“吃飯啦”“我們要出門啦”,硬生生地把孩子正在進行的事情打斷。也有些父母愛子心切,不時問孩子“要不要吃點心”“要不要喝水”。還有些大人覺得孩子專心的樣子挺好玩,所以總忍不住去逗孩子。殊不知,正因為大人有這些不好的習慣,孩子才逐漸出現(xiàn)了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問題。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家長要了解孩子目光的功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捍衛(wèi)好孩子的快樂童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