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星期天,家里的自來水管跑水了,我找來鐵鍬,費力地把埋管道的地溝挖開,笨拙地用膠布把水管纏好,直起腰“哦,好累!”我心里說。這時六歲的兒子從外面跑進來,看到我滿手泥巴站在溝里的樣子,對我說:“媽媽,我拉您上來吧。”說完就用小手拉著我的胳膊用力往上拽。上來后,我用鍬往溝里填土,兒子見了也找了一把小鐵鍬把土往里填,干了一會兒,兒子的笑臉就變得紅彤彤的了,頭頂上亮晶晶的閃著汗水。我說:“行了,兒子,你待會吧。”“那您待會兒嗎?”“我干完再待著。”“那我也不待著。”兒子響亮地說。“為什么?”我問。他歪著小腦袋說:“您更累,我要和您干完一起待著。”看著兒子誠懇的目光,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兒子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了。”我開心地說。兒子也咧著小嘴笑著。伴著眼眶的潮濕,我和兒子又干了起來。
事后我想,兒子之所以懂得和別人分擔勞動,在勞動中體會快樂,和我在日常生活中從不包辦代替有關。在生活中,讓孩子獨立地負起一些責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服、洗臉刷牙、疊被子,和父母一起做家務等。這樣,不僅可以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意識,還可以使一家人更親密,教會孩子關心他身邊的人,學會分擔和分享。
下一篇:如何把握孩子的培育時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在成長中排除障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