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大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有注意掌握孩子的“抱負水平”。所謂“抱負水平”,是指個人從事某種實際工作之前,估計自己所能達到的成就目標。心理學告訴我們,抱負水平高的人,工作學習刻苦、踏實、緊張而有節奏,因而成績也比較高;而抱負水平低的人,則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孩子的抱負水平的高低,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成就動機的強度。成就動機強的孩子好勝心強,目標能夠吸引他努力學習,因而學習成績提高也快。二是過去的成敗經驗。成功經驗愈多,抱負水平會愈高;而接二連三的失敗會使人灰心喪氣,逐漸失去追求成功的信心,抱負水平也就低。三是集體氣氛。生活在積極上進的家庭、班級里,孩子的抱負水平往往要比生活在不求上進的家庭里、學習風氣淡薄的班級里要高。
因此,家長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在家庭教育中,設法提高孩子的抱負水平,以期達到最佳教育效果的目的。
首先,要強化孩子的成就動機。家長應經常教育孩子立志做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并引導孩子制定出一定時期內在學習、思想、行為等方面的具體目標和要求。如根據孩子學習基礎,確定本學期語文考前幾名,數學應爭取什么水平等目標,讓這些具體的而經過努力又能實現的目標成為孩子學習的牽引力。當孩子取得了進步或可喜成績時,要給予鼓勵,讓其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強化其成就感。當孩子在某方面有了突出成績時,要及時地進一步培養他的興趣,增強他的求成動機。如對語文成績優秀的孩子,則可以引導他嘗試著向報刊投稿等,以期把他在這方面的抱負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其次,要調節孩子的抱負水平。過低的抱負水平固然不利于孩子的進步,而過高的抱負水平則會“欲速則不達”。所以孩子的抱負水平要恰到好處。這就需要家長深入了解自己子女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適當的期待,而不是只憑主觀愿望要求他們達到過高的學習水平。須知,這種過高的“期望”會成為孩子強大的心理壓力,對孩子的學習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把抱負水平調節到“跳起來能摘到”的高度上,抱負水平方能起到不斷激勵孩子進步的作用。
再次,要創造追求上進的氛圍。孩子的抱負水平會受別人和所屬團體的影響。家長應該在家庭中營造出一股持久的追求上進的氣氛,家長及家庭所有成員都應該有自己的志向追求,為孩子作出榜樣。另外,家長還應注意孩子周圍人對他的抱負水平的影響。如可以鼓勵孩子和能力水平與自己相近、但抱負水平高的同學進行比賽,使孩子產生“他和我水平差不多,他做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做到”這樣一種心態,從而激勵孩子調節自己的抱負水平,調動起學習的熱情。
最后,要把握孩子的歸因方向。歸因方向直接影響到抱負水平的高低。有些孩子失敗了,不是在自己努力程度上找原因,而是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外在條件上去,如學習條件沒別人好、得不到父母的輔導、考試時發燒頭痛等等,以此來安慰自己,進而原諒自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成敗不是由于自身努力與否而產生的”錯誤觀念。如此,就會導致自甘落后,不愿奮進。所以,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對成敗作出積極的歸因,以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抱負水平。
下一篇:“問題BB”最HOT拯救方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支持or反對“中國狼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