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5月25日,南寧市關工委舉行的家庭教育研討會上發布了一項調查數據:受訪的八成家長不滿意自身家庭教育狀況,在溝通時機上,86%的家長喜歡和孩子“邊吃飯邊交流”。對此,與會專家呼吁,應創建家庭教育實驗學校,長期、固定、系統地引導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知識。
該調查數據是由南寧市關工委、廣西思博文化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在家庭教育大型咨詢活動中,面向500多名家長展開問卷調查所得。調查顯示,對自身家庭教育狀況評價為“不滿意”的家庭高達89%。從職業角度看,工人、農民、下崗或待業者,對家庭教育狀況滿意程度的評價不高,不滿意者高達69%。72%的家長認為“不懂科學的教育方法”,是產生家庭教育問題的主要原因。
南寧市原教科所副所長楊春成認為,雖然目前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南寧市家庭教育狀況卻不容樂觀。
在溝通時機上,86%的家長喜歡和孩子“邊吃飯邊交流”。對此,楊春成認為,這反映出很多家長不懂得選擇與孩子交流的時機,因為吃飯時很不適合溝通。中國的家長習慣在飯桌上教育孩子,這容易影響孩子吃飯時的心情,進而影響其消化。
此次調查顯示,家庭親子關系的好壞,和與孩子溝通的程度成正比。越是親子關系融洽的家庭,父母跟孩子的溝通方式就越多,其中98%的家長會選擇談心的方式,促進家庭親子關系的融洽。然而,備受孩子歡迎且容易拉近彼此距離的互聯網,卻很少被家長利用,楊春成建議家長可以采用網絡的方式和孩子加強交流。
“當我發現和孩子溝通有問題時,不知道找誰尋求幫助。”南寧市星湖路小學的一名學生家長林先生說出了自己的困惑,這也是很多家長面臨的共同問題。廣西婦女干部學校高級講師、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周健說,她發現,目前家庭教育現狀是“專家來了熱一陣,專家走了無人問”。大多數家長迫于生計,也局限于觀念,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是教育了。
周健說,其實,老師基本上是站在功課學習的角度對家長提出家庭教育的要求,而缺乏相應的社會家庭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必要的系統知識。家庭教育沿用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往往會導致家庭教育的偏頗。
南寧市關工委、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專家彭及桐建議,應創建家庭教育實驗學校,通過學校組織家長定期參加培訓,讓家長樹立正確、科學的育兒觀念。周健建議南寧市關工委與有關部門聯手,搭建家庭教育師資培訓的平臺,以城區、學校、熱心家長等推薦的老師作為培訓對象,定點、定期地開展系統培訓。
除了依托學校載體,南寧市“優秀家長標兵”莫欣萌女士認為,家庭教育還應該走進社區開展宣傳活動。在宣傳過程中,要從單純的“問題咨詢”形式轉化為“操作演練”形式,即幫助家長學習如何規范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記者劉瓊)
下一篇:空間、時間的敏感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興趣 家長要包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