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讓孩子當一天家
--隨著孩子獨立意識的增強,爸爸應該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學做生活的主人翁。這樣可以讓孩子充分體會到獨立、自由同責任、義務的關系。
·家教案例
劉源現在8歲了,他經常埋怨爸爸、媽媽對他管得太緊,沒有自由。周末快到了,爸爸提出一個建議:讓劉源來當一天家。家里的飲食安排、衛生、休息時間、錢,他都有自由支配的權力,他要保證大家的生活正常維持。
劉源接到任務后很興奮,他想終于自由了。早晨他睡懶覺到10點,大家也效仿他。他肚子餓了才想到授權爸爸去買早點。中午他點了家里要買的菜,媽媽就拿錢出去了。一想到衛生還沒有打掃,就趕緊安排爸爸和自己忙活了起來,由于時間沒有安排好,劉源手忙腳亂的,還有很多事情沒完成,下午兩點才吃上午飯。
一天下來,劉源覺得太累了,他說原來過好獨立自由的生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專家解析
孩子很多時候體味不到幸福,也無法明白責任、義務,是因為每天力所能及的事也被父母代勞,從未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感受過,沒有體驗過換位思考而造成的。孩子覺得被父母照顧天經地義,所以也就事事依賴,沒有主見也不想獨立。
庭教育需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主人翁意識。爸爸想培養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就大膽地讓孩子來當一天家吧。爸爸讓孩子學會當家,就是讓孩子明白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學會珍惜自己正在享受的幸福。
孩子不能事事依靠爸爸,爸爸也不要成為永久的保護傘。獨立自主地面對生活、工作、學習,是孩子遲早要面對的事。早日讓孩子明白現實,能夠警醒孩子鍛煉自理能力,努力學會獨自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孩子生存必備的技能。
孩子的勞動能力可從家務勞動中得到提升。家庭事務繁雜瑣碎,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建議一 調整父子關系,拒絕包辦
爸爸想讓孩子學會獨立、自立,就要拒絕替孩子包辦。讓孩子當家,就是想讓孩子更快明白父子關系的正確位置,爸爸沒有義務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卻有照顧父母及家庭的義務和責任。
孩子提升自立能力需要多獨自動手、獨自下決定、獨自承擔后果。如果孩子學不會自立,爸爸就要考慮是否包辦過度。
建議二 讓孩子學會獨自承擔任務
讓孩子學會當家,就是要讓他學會獨自承擔任務。孩子必須負責下決定,并接受結果,親自體驗事情的操作過程。
劉耘很害怕獨自承擔任務,他怕做決定,更怕承受不了決定失誤的后果。他習慣遇事先問別人的意見。
今天爸爸安排劉耘當家,他拿不定主意買什么東西做晚餐。爸爸保持沉默,讓他自己決定。劉耘咬牙選定了食物,回家后,媽媽說:“菠菜太老,肉是前尖肉,西紅柿沒熟透……”劉蕓聽后發現問題的確屬實,便保證道:“我下次一定會注意的。”爸爸聽后笑了,因為兒子終于能承擔任務了。
孩子學當家就是要學會承擔任務。孩子的責任心、主人翁意識在當家的過程中會充分展現。孩子想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從學會承擔任務開始。
建議三 讓孩子擺脫對自己的過度依賴
孩子過度依賴爸爸,什么事都讓爸爸拿主意,就會喪失獨立性。爸爸讓孩子當家,就是要培養孩子能照顧人、不依賴人的習慣。
劉能今天當家,他早晨起床后就安排爸爸負責取牛奶,媽媽負責做早餐,他負責擺桌子。大家在他的指示下做好了自己的事。吃完飯,媽媽要出去辦事,他便決定和爸爸去超市采購。
劉能和爸爸進了超市,拿出購物清單和爸爸一起一一選購物品。想到是過周末,劉能決定買一只雞回去給家人補補營養,爸爸深表贊同。
劉能每個月都能當一次家,他喜歡這天的到來。當了幾次家后,劉能的自理能力明顯提高了。
孩子在當家過程中獨立性得到了培養,也學會照顧別人,長大以后才能與周邊的人友好相處,真正融入社會。
建議四 讓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錢
爸爸想讓孩子當家,就要教會孩子理財。孩子要想學會獨立理財,就要從管好自己的零用錢開始,因此,爸爸要敢于放手讓孩子管理零用錢,督促孩子做好收支賬,還可以向孩子公布家庭收支狀況,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理財中來。
下一篇:誰陪寶貝們過“六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自我管理,爸爸更輕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