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馮碩
經常有些父母說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那要看他是在什么問題上不聽話。比如說,孩子喜歡藍色衣服,你非讓他穿紅色衣服;孩子喜歡學電腦,你非讓他學鋼琴……不是孩子不“聽話”,實際上是父母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選擇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一個人長大后選擇的能力,和童年的經歷密切相關。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投射認同”,比如,父母擔心孩子能力不夠會出問題,在對待孩子的時候,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你不行,我來替你做主”這樣的話,但“你不會”這樣的信號會通過言行舉止,源源不斷傳輸出來,這叫投射;孩子收到信號,如果接住了,就叫認同。其實,人和人的交流大多是非語言的,同樣的話,不同語氣、不同說法會有不同的意思。往往父母認為孩子是什么樣的人,孩子就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
在家里,我們充分尊重兒子選擇的權利,在很多事情上培養他選擇的能力和勇氣。讓他在選擇中學會思考,學會優中選優。在兒子小的時候,我們給他選玩具、買衣服時,都帶著他去,讓他自己選擇。比如去買玩具,我會有意識地告訴他:“你今天可以買兩件玩具,價錢不能超過50元。”然后,我就看他在那里為這個有條件的選擇猶豫。一會兒他拿起一個毛毛熊,一會兒又拿起一把小手槍,翻來覆去好多次。其間還要我幫他算一算價格有沒有超過50元。其實我是讓他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一種心理素質,讓他知道選擇的同時就是在放棄,放棄之后自己要勇于承擔。這種體驗是讓他從小在多次的選擇中感知,選擇了以后,自己要承擔選擇的后果,他就不會因為后悔,而去指責別人了。
剛上小學的時候,班上的好多孩子都報了特長班,兒子看著心癢,也想去學。我問他喜歡什么,他說喜歡武術,長大了想當個大俠,又說想當個記者,以后能進入中央電視臺。我沒有反駁,這些班只要他感興趣,我就都讓他參加,讓他自己選擇,不強迫他。我注重的不是他的哪項技能,而是通過學這些,鍛煉技能之外的素質。
人生會有無數個選擇的路口,每一個孩子都將獨立地去面對未來,獨自承擔選擇的結果。在他面臨很多選擇的時候,沒有一位父母能夠永遠代替。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給出我們的建議,尊重他自己的選擇,孩子會從中受益良多。
下一篇:國外兒童典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要給孩子怎樣的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