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語言心理

語言心理

童年得不到父母認同的后果

分類: 語言心理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3-21

閱讀 :294

  不被認同就是這么簡單  

  麗是我一個要好的朋友,30多歲。她性格乖巧溫順,對朋友寬容大度,并且熱心幫助周圍的人,在朋友中很有人緣。在單位,她勤勉肯干,領導也很肯定她的工作。結婚后很幸福,丈夫非常疼愛她,她也很體貼丈夫。

  但是最近不知怎么了,一見面,麗就跟我說,這段時間自己在老公面前像個孩子一樣,一聽到老公夸獎自己心里就美滋滋的,但一感覺老公忽視她,心里就很失落、很難受。而且自己以前總會去討好老公,但這段日子卻控制不住地指責他,說他這里做得不對,那里弄得不好。

  我開玩笑地說,那是你童年在父母那里得到的關注和欣賞不夠,現在就希望在老公那里得到啦!指責別人,那是在宣泄你多年的壓抑。

  麗一下子愣住了。

  麗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妹妹。童年的記憶中,哥哥最受父母的關注,哥哥的一切要求總能在父母那里得到滿足,哥哥的每一點成績也總能得到父母的贊賞,似乎哥哥的點滴小事在父母那里都是很重要的。而嬌小的妹妹也比較能獲得父母的照顧。而處在中間的她卻總是被忽略,似乎父母總關注不到她的存在,她的要求在父母那里總被認為是不合理的,她的努力和成績在父母眼里顯得那么微不足道。而且她還要擔當起照顧妹妹的責任。童年時期,她常常會感到委屈、不公平,但幼小的她已經懂得討好父母、討好周圍的人,以獲取大人們的關注,這也形成了她乖巧溫順的性格。

  這樣的成長經歷不斷給她這樣的信息:哥哥、妹妹很重要,而自己是不重要的,是沒什么價值的。而她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樣的事實。她卻不知,自己的那份被關注、被肯定的渴望早已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就這樣帶著渴望,一直到成年。結婚后,愛人對她的寵愛,重新喚醒那份在心底埋藏了多年的渴望。她開始渴望丈夫像父親一樣愛她、關注她、重視她、肯定她、欣賞她。就在獲得滿足的過程中,她不再那么小心翼翼地討好別人,而變成了一個指責丈夫的女人。這種指責并沒有惡意,但它卻能讓一個人多年的壓抑宣泄出來。她是幸運的,她找到一個父親一樣的丈夫,能夠以博大的胸懷寬容接納她、肯定她、欣賞她。

  有時候,一個簡單的理由,就決定了我們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也決定了我們能從父母那里獲得愛和贊賞的多少。比如,自己是個女孩而非父母期待的男孩;自己長相一般而非父母期待中的漂亮寶貝;自己排行老二老三,而非老大或老小;自己在父母計劃之外來到這個世界上;自己僅僅某一學科的成績不如兄妹……就這么簡單,我們作為生命本身的價值就被否定了。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是父母有時還沒有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時常還會深陷在自己的情緒中,根本顧及不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父母想愛而無力愛,想愛而不懂得怎樣愛。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或有意或無意,都會留下一些心理的傷痕。

  物質世界的成人,內心世界的孩子

  在一次治療中,有這樣一個練習:兩人一組,A說“我看見了你的眼睛……”,B來猜A想說的下半句話是什么。這是一個溝通技巧的練習,由此來判斷每個人在溝通過程中對自己和對別人的了解程度。

  我的搭檔是一個30多歲的成功男士,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令許多同齡人羨慕。整個練習過程中,他似乎有一些緊張,當我看著他的眼睛說:“我看見了你的眼睛……”“我的眼睛長得不夠好看。”他馬上說。我笑著搖搖頭。“我看別人的眼神不夠有禮貌。”我又笑著搖搖頭。此時他真的有點緊張了,忍了很久終于說道:“那……是我的眼神有點兒兇,還是沒有看著你說話?”

  我有點兒難過,不想再讓他猜了,因為我想說的那句話僅僅是“你冷漠的眼神背后有著一種熱情”,當我說完這句話后,他的眼圈一下子紅了。過了一會兒,他輕輕地點了點頭,說了句“謝謝”。

  我不知道是什么讓這個成功男人擁有這么低的自我認同感,為什么對自身這么沒有信心。談論自己的事業時看上去是那么的成熟、智慧,但內心對自己卻是如此地沒有底氣。在后來的不斷了解中,我獲得了答案。

  他從小成長在父母的吵罵聲中。母親總是認為父親窩囊,沒本事,一無是處,還總是花心,為此母親經常和父親吵架。當然,母親也常拿他出氣,認為他與父親如出一轍,一樣笨,將來一樣沒出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一方面,他從小學習很努力,不想讓母親看不起自己,不希望別人小看自己,似乎要向母親證明自己不是她說的那樣;另一方面,不管他學習成績多么優秀,他還是隱隱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學,因為自己的父親就不行,因為母親都說自己不行。但要命的是,不管自己學習多么刻苦,都不能改變母親對自己的羞辱。他就如同父親的替身,成為了母親的宣泄對象。

  在家庭中,他父親是個討好型的人,而母親是個指責型的人。那種長年的指責、抱怨,甚至羞辱,都讓他對家庭有著一種恐懼和厭惡。但同時,他內心又是多么渴望父母能夠牽手相愛,自己能夠在愛的環境中生活。他一直生活在這種矛盾當中。

  大學畢業后,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干,在事業上打拼出一片天地,很快有了自己的事業,做了老板,在社會上也算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原以為這樣就可以松一口氣了,就可以改變母親對自己的看法了,就可以自信地說:“我是可以的。”在同事、朋友面前,他顯得自信而有力,他也很享受這種感覺。但私底下,他的一些感受是別人根本無法理解的,連他自己也無法琢磨明白。

  與他分享這一切的時候,我覺得似乎是在說我自己,或者在說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我們的成長之中,我們又獲得了多少認同呢?我們從來沒有聽父母對我們說:“我愛你,無論你怎樣,你在我的眼里都是最棒的,我都愛你,我為你感到驕傲,你也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我們時常聽到的是:“你這樣不好,你那樣不行;你應該這樣做,你應該那樣做;你這個笨家伙,你這個討厭的東西,我為什么要生下你;你那副樣子能夠干什么?你要是像人家××就好了……”

  就是這樣的一種環境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在成人眼里,總是那么渺小,總是那樣被忽略,更別說尊重了,讓我們無法看清楚自己。于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們內心給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我們是不好的,我們是低賤的,我們是沒有價值的!

  負信息就這樣一直伴隨著我們,無論我們走到哪里,無論我們干什么事情,無論我們長到多大,我們總是很擔憂:我會干好嗎?我可以嗎?我看是不行。我們容易沮喪,容易抱怨,我們的內心虛弱得沒有辦法關注我們的孩子、照顧我們自己的生活,因為我們是不好的。而這種心態恰恰影響著我們的事業,影響著我們的家庭,影響著我們的孩子。

  優秀白領的自卑情結

  我認識一個29歲的白領,他在一家知名企業工作,熱門行業,高薪水、高福利,他本人在公司受到上司賞識,很有發展潛力。但我們一起聊天的時候,他卻這樣評價自己:“我并不快樂,我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有時覺得自己挺差勁的。我心理不健康,我需要心理治療。”

  聽完這番話,我仔細觀察了他。1.85米左右的高個兒,白凈的皮膚,滑順而恰到好處的長發,顯示出年輕人的時尚、大方與自信。“我不少哥兒們都這樣,看上去工作很體面,有時候很沒勁的。”他可能感覺到我在觀察他。

  我們的談話從他的傾訴開始。他很健談,不知不覺中向我說起了他的童年。

  他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是家里的獨生子,從小父母親對他的期望就非常高。小時候最讓他感到驕傲的是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很遺憾的是他并沒有因此從父母和老師那里獲得肯定與欣賞,卻因為淘氣而不斷遭到父母的責罵與老師的懲罰。

  我問他:“小時候挨過打嗎?”

  “當然!”

  “厲害嗎?”

  “我爸爸用鞭子和棍子打我是常事。”

  “那時你媽媽怎么做?”

  “和我爸爸一起打我。”

  停頓片刻,他繼續傾訴:“小時候我最喜歡開家長會,因為我成績從來都最好;但也最怕開家長會,因為我也最淘氣,老師總愛告狀,然后我就挨打。我們老師很壞,他侮辱過我。”

  “怎么侮辱?”

  “他拿封條封住我的嘴,并在上面畫個大×,然后讓我站在講臺上。”

  說完,他馬上補充:“不過還好,沒有給我留下什么心理創傷。”頓了頓,他問我,“王老師,你覺得呢?”

  我沒有回答。沉默片刻后,他又開始了敘述。“但我現在一點也不恨我爸媽,而是我特孝順,經常給他們錢。我也告訴我女朋友,在我父母與她之間,我父母永遠是第一位的,如果她膽敢對我父母不孝,她就給我滾蛋。”

  聽完他的這番話我無話可說,沉悶的空氣再次襲來……

  我理解他的苦悶,也明白他自卑的根源。

  當我向他說起他的童年與當前狀態的內在關聯時,他眼睛濕潤了……

  父母和老師們似乎總是盯著我們身上的不足,并把他們所認為的不足放大,甚至掩蓋了我們身上所有的優點,于是父母和老師們便有了指責我們的充足理由。當否定、指責、羞辱、貶低、輕視等聲音不斷出現在我們耳邊時,不知不覺中滲透到我們內心的是對自己的否定,直到有一天,我們內心產生“自我裁判”,并不斷出現這樣的暗示:“我不行。”自卑的種子就這樣在我們心中萌芽扎根,自己對自己的肯定、信任、欣賞的聲音越來越弱,逐漸消失。這意味著,我們同自我認同斷裂,只能依靠外人的認同來證明自己;我們同自我肯定帶來的力量分離,只能依靠外人的肯定而快樂。

  當我們從小受到父母和其他權威的傷害后,內心是反感的,甚至會產生仇恨。但是,當我們把所有的渴望和期待都留在父母那里的時候,我們便會用一生的努力來渴望獲得父母的認同、獲得權威的肯定。我們無法感受自己,也更加無法認同自己。我們需要討好父母,討好權威,同時去指責那些比我們更弱小的人。

下一篇:孩子特別愛告狀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兒童心理健康十大要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若羌县| 江口县| 高碑店市| 平定县| 慈溪市| 六枝特区| 荥阳市| 正蓝旗| 关岭| 安岳县| 泰和县| 钟祥市| 武穴市| 南川市| 新余市| 青神县| 杭州市| 康平县| 白山市| 延寿县| 岗巴县| 葵青区| 界首市| 晋城| 漾濞| 蒙阴县| 淳安县| 饶河县| 凤凰县| 贵南县| 台安县| 敖汉旗| 察哈| 水城县| 长葛市| 赤峰市| 松溪县| 六盘水市| 三亚市|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