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尤莉亞和勒內來說,這并不是很難。他們比較懂得與別人合作,幾乎所有他們喜歡做的事情,他們的父母都很支持。當父母叫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自覺地停止動作,來到父母身邊。他們是自己從“我想”箱子里爬出來的。
其他孩子就沒有這么乖了。這類孩子必須被不停地從“我想”箱子里取出來,因為他們的父母覺得箱子里的很多東西都是無益的:丹尼爾的父母不喜歡武器,也無法容忍任何臟話和打架行為。因為丹尼爾不會自覺停止這樣的行為,所以他的父母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從這個箱子里取出來——靠自愿根本行不通。幾乎還沒等離開箱子,丹尼爾就又鉆了進去,開始下一次的胡鬧。
保羅媽媽遇到的情況也差不多。一切只有按保羅的設想進行,他才會滿意。這樣一來,保羅的父母必須經常把保羅從“我想”箱子里拎出來。一句友好的 “早上好,寶貝兒,起床啦!”或者“飯好了,過來吃飯吧?”對保羅而言都是難以忍受的事。如果媽媽想這樣“管”保羅的話,保羅會覺得掃興,覺得媽媽非常討 厭。
“我想”箱子對瑪麗和弗洛里安而言尤為重要。當媽媽帶著瑪麗一起采購時,如果瑪麗看到了糖果,她就會要求媽媽買,甚至是立刻就要摟到懷中。糖果是瑪麗的“我想”箱子里非常重要的東西,媽媽又怎么能那么討厭、那么令人掃興地阻止瑪麗買糖果呢?當弗洛里安在櫥窗里看到一架飛機模型時,就必須立刻擁有它。如果不能讓弗洛里安如愿以償,那將會發生一場可怕的災難,就如同地球要毀滅一般。
媽媽真掃興
當孩子不能自覺停止做什么的時候,當孩子不能接受否定的答案或者不能接受“別這樣”、“現在不行”或“馬上結束”這樣的話語的時候,就會產生沖突。沖突的另一方是誰?當我問孩子們時,得到的回答幾乎都一樣:“是媽媽。”在大多數家庭里,爸爸基本上都很少扮演“掃興者”的角色。
從烏云到雷雨
當媽媽或爸爸將孩子從“我想”箱子里取出來的時候會發生什么?孩子不高興,和諧的氣氛消失不見,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孩子反抗、叫罵甚至踢打。
孩子反抗的動靜大小、固執程度和發脾氣的方式取決于孩子本身的性格。孩子的不滿可以表現為烏云一樣的小聲咕噥,也可能是雷電交加,暴雨傾盆。
下一篇:你愛孩子也非理性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擁有一顆平常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