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這次學校老師來家訪,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學前能夠認識多少字。當我告知女兒能認識2000個字的時候,老師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為了這一笑,可花費了我好幾年的業余時間呀!”這是一位新生家長近日發在某知名育兒論壇上的一段話,其中孩子、家長備戰開學的辛苦可見一斑。而家、校兩頭給孩子隨意加碼的現象頗為嚴重。
為此,上海市教委在開學前打出減負“組合拳”,除了在小學一年級起始階段設置“學習準備期”外,一、二年級教學進度也將放慢。對于這一舉措,家長是怎么想的?孩子能否就此學得輕松呢?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番微型調查和采訪。
[家長實話實說]
歡迎“準備期”,但不減學前輔導
-學前學習準備仍然必不可少
盡管設置“學習準備期”后,各學科教學都將放慢進度和節奏。但在記者隨機所做的微型調查、采訪中,家長們都表示,學習方面的準備不能少。因為對于孩子即將上學這件事心里免不了焦慮,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因此,就算是不出去上學前班,在家里每天還是要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
新生家長徐女士告訴記者,周圍不少家長在孩子入學前都是拼命在往小學要求靠攏,“學習準備期”的做法或許可以緩解這部分家長的行為,但是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學校不一定幫得了,而且一個老師要教那么多孩子,因此諸如讓孩子每天養成做作業的習慣等還是需要家長在學前的個人教授。徐女士說,入學前培養好習慣很重要,而很多好習慣都是關于學習的,所以學前免不了讓孩子做做題目、看看書。
孩子即將就讀于靜安區第一中心小學的家長王女士指出,“學習準備期”是學校的一項集體舉措,但不意味著它可以完全替代家長的個別輔導。王女士已經連續兩個月每天抽半小時讓孩子看書、識字,據她說,在8月中旬開過的家長會上,老師也關照家長讓孩子看看書、聽聽磁帶,從而做到盡快適應。
采訪中,家長們都很歡迎“學習準備期”,但也都承認不會減少學習上的準備,“做家長的也很痛苦,但總不能讓孩子剛上學就輸給其他孩子吧?”家長徐女士說。
-擔心放松教學進度讓孩子“放羊”
記者了解到,今秋開學后,在小學新生入學初期安排的“學習準備期”長達2—4周,期間,語、數、外等各科的學習時間、內容均將發生變化,進度放慢、內容減少。同時拓展型、研究型課程將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綜合活動”,即讓學生在活動、游戲中實現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過渡。
比如,小學語文一年級新編的入學準備部分,包括11個看圖學詞學句和一首古詩。每個看圖學詞學句從上至下分別是詞語、插圖、句子、生字、識字指導及活動提示組成。顯然,教學內容比以前減少很多。因此,有家長擔心這樣的輕松學習會不會造成“放羊”的情況。個別家長指出,課少了,又不用教材,孩子是不覺得累了,但一旦放松下來,這一個月過后怎么辦?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入學第一周幫孩子做些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入學前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