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兩大難題]
家長、學校兩頭加壓現象始終存在
-學校拔高教學要求
“孩子班上的語文老師為提高成績,反復讓學生抄寫大量單詞,每天抄寫10課,浪費了孩子大量時間,也影響了孩子其它科目的學習……”去年,一位小學生家長寫信給市教委,反映學生作業負擔過重。市教委調查發現,問題并非源自課程方案的設置,而是教學環節出了問題。比如,有的老師讓學生重復抄寫,布置的作業與教學內容根本沒有邏輯聯系。還有的老師隨意布置作業,但收上來之后卻不批不改。
在記者隨機做的微型調查中,不少家長也反映學校布置作業多,有家長表示,老師要求孩子每天默寫生字20個,每個5遍以上;數學口算120道,聽算3組80道;英語還要完成“課課練”。
另外,學校過難的試卷也讓不少不了解真相的家長為自己的小孩能跟上所謂的進度,而盲目“惡補”。
因此在新學期中,如果學校教師還是這樣隨意布置作業,機械灌輸知識,加上各種難度過高的考查,那么即使課程難度一降再降,學習對學生來說仍然沒有快樂可言,仍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記者了解到,全市有小學626所,一、二年級共有6255個班級,若以每個班級2名老師計算,那么低年級教師共有12510名。如果這些教師都能從上課、備課、作業、輔導等環節扎扎實實落實課程計劃,走出教學誤區,那么家長們才能少一點抱怨和不滿,學生們也能真正在愉快教育中健康成長,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而這也需要校長的正確領導,因此要加強校長課程領導力。”市教委副主任尹后慶說。
-家長不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家長的期望也是造成課改實行難度的原因之一。記者采訪中發現,家長出于“不愿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拼命給孩子加碼的現象十分普遍。
學前讓孩子增加識字量是幾乎所有家長都在做的準備之一。在最近某知名育兒論壇所做的一個關于“如何看待小學新生學前認字多”的調查中,多數家長都贊成讓孩子學前多認字,只有約1.16%的家長因為生怕孩子上課沒興趣,一知半解導致基礎反而不扎實,持了反對意見。論壇上,家長們表示學前多認字,可以讓小一的學習變得輕松,而且自信。
另外,不少家長會在幼兒園教育之外為孩子選擇一到兩個興趣班。過早地進行英語、算術等的“早期智力開發”。但是,這樣的孩子未必真能勝人一籌。根據老師反映,過早接受學科教育的孩子對知識一知半解,覺得老師講的自己都知道,三年級后反而不如“零起點”的孩子有后勁。
對此,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市課改辦負責人王厥軒表示,準小學生家長應該在暑期多進行親子活動,在思想、情感、行為上做好入學的準備,讓孩子感受到進入小學一年級是愉快、自豪、有意義的。所有這些在情感領域的培育,遠比對孩子進行填鴨式的知識學習要重要、有意義得多。
入學前家長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臨近開學,新生家長可以為孩子作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準備。如新生家長劉女士為孩子做的生理準備主要反映在作息時間上,根據小學的作息時間,為孩子制定了一周作息考評表,讓孩子自己打五角星和打叉,根據表現決定周末的活動安排。心理上的準備則反映在讓孩子了解上學目的上,告訴孩子學習是為了學本領,可能會比較辛苦但也是為了更好地玩。而家長王女士已經用2個星期的時間,讓孩子每天6:30起床,晚上8:30入睡,并且不能再睡午覺。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情感培育是最好的"入學準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貝快點,老師在等你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