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幼兒要不要參加興趣班
【家長困惑】
孩子所在幼兒園開著許多興趣班,孩子們都報了名。有學英語的,有學舞蹈的,有學畫畫的,有學鋼琴的,有學珠算、心算的。你說,我要是不給孩子報,能行嗎?孩子會說我不愛他,會說沒有小朋友跟他玩,因為大家都學東西去了。可是給他報了吧,他又確實沒什么大的長進,尤其那個英語,他硬是沒記住幾個單詞,后來竟嚷嚷著再也不去了。他們班有個小姑娘,英語學得好著呢,“六一”開聯歡會的時候,還用英語主持晚會了呢!還有人家學鋼琴的,彈得特棒,也上臺表演了,聽說還考級了呢!
唉,競爭就是太激烈了,從小孩子開始就變著法地比,我們做家長的也沒法子。
1.正確看待幼兒興趣班
對于幼兒的興趣班,應該分角度來看。一方面它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產物,確實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平臺。而且幼兒也有這些方面的需求,幼兒的潛能和天賦需要發現和挖掘,更需要去培養,錯過了關鍵期,成長的速度就會慢下來,更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場競爭和觀念的不當導致興趣班在動機、組織、教育方法甚至宣傳上的不良影響。比如有些單位或者組織把幼兒興趣班看作掙錢的好機會,功利的動機直接造成了質量的下降。比如家長們把參加興趣班延伸為互相攀比競爭,似乎孩子能否成才就是看在興趣班里表現的好壞,甚至關乎到家長的名譽和臉面,這樣必然會加重幼兒的身心負擔。再比如,有些興趣班教學內容和方法都不得當,不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需求和水平,沒有保護和激發起孩子的興趣,反而扼殺了幼兒的興趣,是誤人子弟、不負責任的做法。
2.家長的正確做法
年輕父母看待幼兒興趣班要一分為二,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首先要觀察孩子,發現孩子,以孩子的需求和發展為前提。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是否具有鮮明的興趣或潛在的興趣,然后再考察興趣班的老師以及教學水平,在征求孩子的意見之后再決定是否讓孩子參與。在參與興趣班的同時,家長要放寬心態,別把在興趣班里的成長看作幼兒游戲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要給孩子壓力和任務。培養他的興趣是第一位的,保持他在這方面發展的潛力是最重要的。同時,家長要經常與老師溝通,了解幼兒在興趣班內的狀況,并采取相對應的幫助和支持。切忌按家長意志行事,一切要以尊重孩子為原則。
下一篇:孩子獻“愛心”并不簡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用過高期望打擊孩子自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