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長做法
我這樣培養孩子的愛心
做完好事作記錄:“兒子是上天賜予我的最好的禮物?!背匠綃屧凇皭坌牟┛腿骸崩飳懙溃皟鹤用刻於紟Ыo我快樂,我希望他長大后會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從寶寶1歲開始我就有意識地每年做一次好事,比如資助貧困大學生之類的。我計劃每年把這些資料都記錄下來,等到兒子18歲的時候,作為‘成人禮’送給他。”
要求寶寶作奉獻:“鐺鐺,把玩具車給小妹妹玩一會吧?!痹谛^的“寶貝樂園”,鐺鐺和一個不認識的小妹妹因為一個玩具車爭搶了起來。玩具車本來是鐺鐺在玩的,可小妹妹看了喜歡,而鐺鐺又硬是不讓。鐺鐺媽就趕緊說:“鐺鐺,你看小妹妹比你小,你怎么這么沒愛心呢?快給小妹妹玩一下!”鐺鐺不情愿地把玩具車給了妹妹,傷心地哭了起來。
家長先要有愛心:每次在商場里見到“買一次產品就等于一次捐助”的字樣,小媛媽媽就很容易心動。最近,看到超市里某品牌的紙尿褲在搞“幫助山區小朋友打疫苗”的活動,小媛媽媽一口氣買回了一大箱紙尿褲?!坝辛藢殞氁院缶头浅A粢膺@樣的公益活動,舉手之勞能參與的時候一定會參與一下,能幫助別人是個好事,我相信只有家長有愛心,才能培養孩子的愛心?!?/p>
孩子說法
我這樣看待培養獻愛心
另一方面,記者采訪一些小朋友了解到,面對家長要求自己“獻愛心”,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看法不一。在幼兒園讀中班的薇薇覺得“獻愛心就是幫助別的人”,還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她剛和媽媽一起給有病的阿婆捐錢的事。但話音剛落,薇薇就和一個同班小朋友因為模型積木而爭搶了起來。薇薇先拿到的,同班小朋友也想玩一下,就把薇薇惹急了。
而小學三年級的阿欣則覺得“捐出零花錢雖然很光榮,但平時自己都舍不得花,其實也有點舍不得”。上初中二年級的小全則覺得“有時候感覺這種形式有點虛偽。其實私下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但表面上還要表現出積極熱情的樣子去奉獻”。同樣讀初中的軍軍對記者說,“感覺有時候大家去‘獻愛心’其實是互相攀比,別人都獻了,如果你沒獻,就很沒面子?!?/p>
專家意見
讓孩子擁有“愛心”并不簡單
廣州“心智源”教育中心主任劉中良認為,讓孩子獻愛心是好事,但家長永遠不要強迫孩子作奉獻,另一方面,家長的引導必須得法,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不要強迫孩子作奉獻——讓孩子“獻愛心”是好事,但它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孩子需要有足夠的心靈力量?!爸挥袃刃牧α繌姶?,愛才可能真正流動給別人,否則對于‘奉獻’一方的孩子來說是有害的?!北热缭诤⒆?歲左右的時候,對身邊的事物占有欲很強,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感受到自信。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對其他小朋友“作奉獻”,比如,把自己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等等,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別人才是重要的”,從而產生自卑的心理,對日后的成長非常有害。
“獻愛心”需要心靈能量——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足夠,也不能要求孩子“獻愛心”。父母自己本身就缺少愛心,不關心孩子,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會因為得不到愛而缺少愛心。所以,培養孩子擁有“愛的能力”的關鍵是父母要學會愛孩子。孩子的心里愛是滿的,才可能健康地溢出給別人,不然,孩子對人會非常冷漠,甚至養成“反社會”型人格。
傳遞愛心需要環境——“愛心”的培養不像知識的傳播那樣容易,需要持久和真實的“愛心環境”,這樣,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呼聲,而不是“此一時,彼一時”的矛盾。孩子時刻把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著孩子。因此,要想讓孩子真正有愛心,父母也必須是有愛心的人,做到孝敬老人、關心孩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等。這樣,真情實感才能很自然地流動到孩子的心中。
親臨其境有感性認識——帶孩子身臨其境,“愛心”才不是抽象的。如果有機會,可以帶孩子去走訪貧困山區或參與學校、少年宮等組織的“愛心夏令營”活動,這樣孩子們就會自然涌起對于需要幫助的人的愛心。
不同年齡不同方法——很多家長認同“獻愛心要從娃娃抓起”,但據黃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惠健介紹,3歲以前,孩子還沒有完整的記憶力,這種情況下最好通過生動切實的感受來提升孩子的“愛心情商”,比如和孩子一起飼養小魚、小雞、小鴨等小動物等。而對于年紀稍長的孩子,家長就需要在日常的潛移默化中鍛煉孩子體察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讓孩子學會“同情”,愛心就會不請自來了。
相關鏈接:
名人這樣培養孩子的愛心
潘粵明、董潔夫婦:著名演員潘粵明、董潔夫婦今年也初為父母。近日,他們加入了“貧困兒童疫苗關愛計劃”,呼吁大家一起伸出援手,讓貧困兒童也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樣獲得完備的疫苗接種服務。董潔說:“我自己是一個母親,很希望通過各種活動傳遞對于孩子的愛,我相信如果我這樣做,孩子長大后也會是一個有愛心的人?!?/p>
阮星航:作為頗受歡迎的電視臺主持人,阮星航近日也光榮地升級為老爸。談及“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阮星航在接受記者獨家訪問時表示:“培養孩子的愛心其實是在培養人文精神。一個人成功與否并不是最重要,他應該先學會做人。家長想要讓孩子學會關愛別人,自己必須以身作則,而且不是參加一次兩次公益活動就能解決問題的,肯定是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不過有機會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鼓勵孩子參與各種獻愛心的活動來加深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p>
下一篇:對孩子適當進行金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幼兒要不要參加興趣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