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專家簡介:廖麗英:北京教科院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
“媽媽,我們班的小朋友不聽話,我告訴老師了!”看著孩子自豪的表情,很多家長反而會不開心——這小家伙,怎么這么小就學會“告狀”了?
其實,家長們不知道,這樣的反映正說明你的孩子到了一個秩序感形成的時期,通常在三四歲左右,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特別愛告狀。
北京教科院研究所副研究員廖麗英說,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會覺得規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一旦有小朋友違反了規矩,他很快就會發現,并且很興奮地告訴老師和家長。其實他的心里絕非有什么“惡意”,成人所理解的那種“是非精”實在是大大冤枉了孩子。
有趣的是,告狀的孩子很可能急急忙忙地跑到老師面前大喊一聲:“×××不聽老師話了!”可老師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又“蹬蹬蹬”地跑遠了。因為他的目的并不是讓老師去懲罰另一個孩子,而只是完成了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
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秩序感和初步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十分“符合時宜”。廖麗英副研究員給家長們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鏈接:如何對孩子進行秩序感培養?
鼓勵孩子將他的書分類,可以對孩子說:“我們把這些書分分類吧,你想怎么放呢?”別直接幫孩子劃分為“歷史類、自然類”等等,而是引導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分。結果發現,孩子可能分成大的和小的,或是紅色的和黃色的等等。分好后家長要與孩子交流,了解他“為什么這樣分”,并且給予肯定,:“書這么一擺,又整齊,又好取放”。
另外,讓孩子幫自己整理浴室,邊整理邊說:“沐浴液是放在這兒的,如果不小心放在廚房,用起來就不方便了!”
這種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分類和排序方的收納整理活動,能讓孩子既理解的事物的類與序,又感受了自己在生活中所創造的規律美。
英、美、加拿大等國的教育者則很注重利用早期兒童數學教育的方法來幫建立孩子的秩序感、邏輯性和推理性。比如,拿一些紅色的和綠色的小球,一個紅的、一個綠的交叉擺放,讓孩子去發現其中的規律,感知其中的規則與秩序。
下一篇:把“教訓”也教給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育兒:孩子在挫折中成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