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體驗意義
孩子需要知道父母做了什么
●徐凡,兒童心理學家,《父母必讀》雜志副主編
孩子很需要知道父母走開后到底去干什么,告訴他到什么地方去,做什么很重要,沒有必要讓孩子處于真空狀態,當然也不用太著急給他灌輸太多。
孩子的經驗有限,可以借助圖片、圖書講解,有實物的可以拿出產品給他看。同事間的關系也可以告訴孩子,讓他感覺到父母在別的地方也有人關心。有了榮譽或者好的作品也可以和孩子分享。
雖然孩子可能聽不懂或者家長不知道該如何跟他表達,但通過與家人的分享,孩子能感受到工作的快樂和成就感,知道人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可做。
了解職業有助于增強生存能力
●盧瓊,格林寶貝教育咨詢公司咨詢顧問
當孩子對職業、工作等問題產生好奇、興趣時,父母應在確保孩子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為孩子創造嘗試、了解的機會,并圍繞其好奇、興趣點盡可能多地為其提供相關知識。因為不論孩子未來從事什么職業,更多地了解周圍人的職業是幫助孩子未來獲得強大生存能力所必需的。
家長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場地。幼兒園也可以請家長來給孩子講講工作中要做的事,帶孩子嘗試。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們什么是工作,可以幫助他們認識這個世界。
體驗提醒
避免流露出對工作的厭煩
●尹文剛,中國社會科學院心理所教授
無論家長怎么看待自己的職業,都會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所以,一定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工作的厭煩情緒。一方面,孩子會不理解,這么討厭工作為什么還要去,會更不愿家長離開。另一方面,孩子會模仿家長處世,太多的厭煩情緒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如果想讓孩子將來有一番作為,一定要表達出對工作的積極情緒。
以平常心對待不同職業
●盧瓊,格林寶貝教育咨詢公司咨詢顧問
家長在給孩子解釋某些職業時,往往會陷入幾個誤區:對某些職業領域過度恐慌而規避:如網絡。但往往越緊張規避,越讓孩子產生興趣,導致反作用力。對某些低收入、無社會地位職業領域如保安、清潔員、農民工等嗤之以鼻或輕視,對某些職業領域盲目崇拜,如明星、藝術家等,都容易導致對孩子培養目標的迷失。
結合生活經驗解釋工作內容
●曹妮妮,小橡樹幼兒園教學主任
在講解工作這個抽象的概念時,家長需要用一些比較形象的話語。比如某家長是建筑預算師,那么走在路上看到樓,就可以告訴他,蓋這個樓要花多少錢,別人不知道,媽媽就可以算出來。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可接受程度,轉化成他能理解的語言。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英國專家鼓勵孩子多探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多與孩子一起玩游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