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珍珍的媽媽是個女強人,是世界500強企業里的采購總監,經常要出差參加國內、國外的各種展覽與貿易洽談會,所以留在家里的時間很少。珍珍從小都是奶奶帶大的,最近珍珍媽媽放了長假跟女兒朝夕相處才兩天就發現問題了。
珍珍有個好朋友叫石頭,兩個小伙伴很要好,一起吃飯、睡覺。石頭的媽媽也很喜歡珍珍,經常夸珍珍漂亮,說要讓珍珍做石頭的媳婦。可是珍珍媽媽發現這兩個孩子有點太要“好”了,石頭不允許珍珍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經常說:“珍珍是我的,不能和別人一起玩。”
雖然是孩子的玩笑話,不過珍珍媽媽心里還是“咯噔”了一下。
特別是在幼兒園開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把珍珍媽媽留下了,提醒她應該注意,因為珍珍和石頭在課上居然會旁若無人的親嘴,石頭更是經常隨時隨地摟著珍珍。
珍珍媽媽回到家以后又發現奶奶還給珍珍和石頭一起洗澡,雖然是四歲的小朋友,但是畢竟男女有別,于是把珍珍大罵一頓,警告珍珍以后再也不許和石頭一起玩了。
看著女兒委屈與茫然的神情,珍珍媽也猶豫了,自己的是不是太敏感了,反應是不是太強烈了?可是,孩子明年就五歲了,一天天長大,很多地方還是要所顧忌的。
其實面對“一個行為”,成人與孩子的判斷往往是不同的,在家長看來異性之間的親吻代表著愛戀,而小朋友間的“親親”只表示“我喜歡你、想跟你一起做游戲”。家長看來越界的“鴛鴦浴”對小朋友來說,只是一起“玩水”,跟一起“搭積木”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
所以,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要太過敏感,更不要驚惶失措、如臨大敵,立即讓孩子化清界線。孩子原本是無意識的行為,家長“防衛過當”的反應會讓這種無意識的行為被賦予了額外特殊的意義,反而給孩子傳遞了錯誤的信號,與家長的實際期望相悖,適得其反。
我們應該進一步觀察,要看這種行為的趨勢是否是排他的。如果兩個孩子除了彼此以外,不能再接受別人來成為他們的朋友,就值得家長警惕并進行引導和調整了。
例如,我們可以鼓勵小朋友擴大自己的交友范圍,和更多的小朋友交往,擁有更多的小伙伴。可以帶著孩子到能夠接觸到其他同齡小朋友的環境中去,讓孩子嘗試結交更多的新朋友,轉移注意力。
其實不僅是異性之間,即使孩子的好朋友是同性,也會有類似的麻煩出現。飛飛和月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朋友,兩個小女孩住在同一個小區,平時在一所幼兒園,最近還一起來我們的思維學校上課,一周七天除了晚上睡覺不在一起其它時候幾乎是形影不離了。
這樣的要好,很多時候令兩家的大人很為難。兩人糖似地黏在一起,可是在周末兩個家庭的安排總有不一致的時候,這時矛盾就來了。
這周六上午思維課結束以后,飛飛媽媽要帶飛飛去姥姥家,今天姥姥過生日,所有的親朋都在家里等著。可是飛飛卻哭鬧著要帶月月一起去姥姥家,不答應就不行。月月也不想和飛飛分開。兩家人誰勸都不成,最后還是極其尷尬的組合,飛飛媽媽帶著飛飛和月月以及月月媽媽一起赴宴去了。類似的事情還有好多,比如有時候下了課原本兩家大人各有安排,但是孩子們想在一起吃飯,于是四個大人便被兩個小人兒撮合到了一起。
這段友誼最初是雙方家長樂見的,現在的孩子太孤獨了,能有個伴兒原本是很好的,只是這樣的親蜜無間甚至影響了兩個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安排,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過于擔心,孩子在不斷長大的過程中,會逐漸明白盡量不打擾到他人、各自安排自己時間的重要性。比如在下一個周六如果遇到兩個孩子各自都喜歡的事情而又不能一起去也不能互相妥協的時候,他們就會自己解決的,也就能夠慢慢接受分開行動的。所以很多時候,家長們需要做的是耐心與寬容,很多道理孩子在具體事件中自己明白比大人說給她們聽體會要深刻的多。
下一篇:讓孩子從小體驗“危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每個人都有社會責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