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別讓孩子轉移你的注意力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8-25

閱讀 :368

  1. 自然后果和邏輯后果對兩歲孩子無效。

  自然后果和邏輯后果都是要為自己的沖動行為付出的代價、承擔的責任。但對兩歲孩子來說,他們還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讓他們承擔相應后果并不會起到教育他們的作用,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處理方式應該是能立即執行和持續時間短的行為,例如他敲打玻璃桌子時給他一個球拍著玩,轉移注意力;當他在沙池里向小伙伴扔沙子時,可以帶他離開,去別處玩上一會兒。

  2. 后果必須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

  讓一個3歲孩子把房間收拾得一塵不染是一種不合理的期望或要求,而“把地上的玩具撿起來并放回去”,這樣的要求則比較合理。

  3. 注意矯枉過正的問題。

  例如三四歲孩子把所有彩筆的蓋子扔了,可以沒收彩筆一兩天,但是沒收一周就過了。孩子最愛的那支彩筆因為沒有蓋子而干掉了,不必立刻換一支給他,可以這樣跟他說:“你現在知道如果筆不蓋蓋子會干了吧?”對五六歲的孩子則可以說:“我們來聊聊你該如何掙些錢為自己買支新筆吧!”

  五六歲的孩子每天把外套扔在地板上,可以找一天不給外套穿,只讓他穿著毛衣去學校,但是一星期都不給外套穿就過了。

  4. 別懲罰你自己。

  父母特別生氣的時候,會不假思索地宣布一個結果,比如:“好吧,既然這樣,我們今天不去海邊玩了。”但是如果你期待和你的朋友去海邊期待了一個星期,現在因為你孩子的過錯,你也不去海邊了,這可不算是一個好的“后果”,你不該承擔孩子的錯誤造成的后果。

  5. 堅持原則。

  如果讓孩子承擔的后果恰當而足夠有力,盡管孩子不喜歡它,對他也是公平的,那么你就該堅持到底。他可能會說你很刻薄,你是世界上最壞的媽媽,甚至會恨你,孩子其實是在轉移你的注意力呢,他努力地想讓你改變主意。

  別讓孩子轉移你的注意力

  一旦你想好了如何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后果,并且嚴格按步驟執行你的計劃,孩子肯定會不高興。他會嘗試各種辦法讓你改變想法,他好逃避責任,比如跟你道歉、和你爭論,或者埋怨訴苦、尖叫哭鬧。記住,無論孩子做什么都無效,你要堅持到底!

  如果孩子想要轉移你的注意力,這樣應對

  有的孩子需求很多,且隨時隨地,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有的孩子總是不配合父母,讓他做什么都不肯,或者做到一半就放棄;有的孩子明知道犯了錯,也不肯承認錯誤……這些行為都讓父母覺得抓狂,狠狠指責孩子,如果遇到老人干涉,父母就會忍不住對老人喊:“你不該那樣說我!”這樣一來,所有注意力似乎都轉移到了父母身上。試著使用以下的語句來代替指責,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孩子和他的行為造成的后果上:

  我看起來像是會輕易改變想法的媽媽嗎?

  我已經決定了,我不會改變想法的。

  不管你叫我什么,你還是得……

  不管你怎么想,你還是得……

  你既然做了,就要承擔后果。

  不管你覺得多么不公平,你還是得……

  你需要對你的所作所為負責任,現在你……

  規矩就是這樣,我們也不能改變它。

  我個人最傾向于這么說:

  我不再談這事兒了。

  威脅

  威脅通常是父母使用最多的策略,典型的例子是:媽媽告訴6歲的孩子該穿鞋去上學了,孩子無動于衷,于是媽媽再次告訴孩子,5分鐘以后,又說了一遍……說了4次以后,媽媽看看表要遲到了,十分生氣,威脅孩子說:“現在趕緊穿鞋!否則我走了不管你。”孩子依然不理會,一直玩他的玩具。媽媽大聲說:“現在趕緊穿鞋,否則我就走了!”孩子呢?盡管聽到媽媽這么說,也只是磨磨蹭蹭地去找鞋,這過程中又玩了玩具,媽媽忍無可忍,說:“我走了!我去開車了,再見!”孩子聽見媽媽取鑰匙的聲音,大聲叫起來:“請等等我!我這就來!媽媽別走!”當然了,媽媽其實等著的,孩子跑了過去,啜泣著問:“你為什么要離開我?”

  這件事中孩子學到了什么嗎?媽媽言行不一致,沒有讓孩子承擔其拖沓行為導致的后果。倒是讓孩子鉆了空子,他會這么理解:去做媽媽要求的事情之前,我通常還有幾次機會,媽媽說的都是空話,她只是口頭威脅,不可能來真的。

  許多父母都經歷過類似的事,他們不斷地威脅孩子,可是從來沒有堅持執行過,實際上,他們也在尋找不執行的理由,因為如果他們真的按說的去做了,肯定會引發一場不愉快,可沒有人喜歡讓自己不高興。

  我的三胞胎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們起床、穿衣、吃飯然后出門去上學可是一件費神的事,其中一個孩子穿衣服總是磨磨蹭蹭,可上學是必須要去的,我不能因為她磨蹭就把她留在家,所以某天我決定試試看,先提醒她:“杰西,車要開了,你得趕緊,你可以穿上衣服或者只穿內衣,隨你。”然后我毫不留情地將又踢又叫只穿著內衣的杰西帶到了車上,當我們達到學校門口,我遞給校長一個包,包里面是離開家之前我匆忙塞進去的杰西的衣服。校長很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責備杰西說:“杰西,進學校必須穿好衣服。”

  因為這次威脅不是空洞的,杰西穿上衣服進校門后沒有再埋怨什么,相信那件事她牢記在心了。

  我發現那些工作繁忙的父母,經常在警告威脅孩子這件事上都不能堅持到底,他們覺得: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我希望在一起時很快樂。這種想法其實目光短淺,堅持到底不僅可以及時制止錯誤行為,還會避免孩子再犯類似錯誤,這樣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會更快樂。

  發脾氣

  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脾氣都是極其平常的一件事。

  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幾個月的孩子很好哄,一旦孩子稍大些,腦子里有些想法,需求越來越多,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發脾氣。大概在6個月大時孩子就懂得生氣了,不過直到15~18個月大時發脾氣你才會注意到。要到多大才不那么愛發脾氣很難說,你得學會用變化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通常要好幾年以后,孩子發脾氣的頻率才會降低。

  什么原因會導致孩子發脾氣?挫敗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了解這個世界的道路上,孩子們不斷觸犯規則、嘗試獨立自主、試圖擺脫控制……每個環節中孩子多多少少都會受挫,而缺乏語言技巧、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去行事等原因都加重了挫敗感的程度。

  如果你不能立即滿足孩子的要求,他發脾氣是非常正常的。比如孩子跟你說:“昨天生日會上我吃了冰激凌,太好吃了,我還想要吃,現在就想要。”而你解釋說為什么現在不能吃冰激凌,孩子生氣地尖叫,過一會兒又跟你要。每次他要,你都試圖阻止他,一次又一次,直到他筋疲力盡,失落到極點,接下來自然就要大發脾氣了。

  普遍認為下午5點到7點是人一天當中情緒最糟糕的時間段,許多父母抱怨說在這個時間段孩子特別愛無理取鬧,把家里變成戰場,父母恨不能吃掉他們的孩子!

  確實如此,一天快要結束時,是人們感覺狀態最糟糕的時候,你的孩子也不例外。白天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他都得受到很多的約束,做許多大人要求他們做的事,時間久了,孩子就要爆發了:觸犯行為規則,和兄弟姐妹吵鬧,和大人頂嘴……你可得作好準備,一天結束時就是孩子大爆發的時刻。

  當然你感覺也不好,也許你出去工作了一整天,疲憊不堪;也許你在家陪伴孩子一整天,忍受孩子的各種胡鬧;你想稍微休息下,卻發現洗衣機壞了;或許你還得處理和婆婆之間的小矛盾……總之傍晚時分你總是筋疲力盡,就像一匹馬想趕緊沖回馬廄,你無比期待孩子趕緊去睡覺。你情緒極差,忍不住催促孩子:快吃晚飯,快刷牙,趕緊上床,別惹我,小心我發火!

  即使保姆幫你做了很多事,但她一整天都按你的要求和孩子在一起,一天結束時她也疲倦了。

  因此,每個人都想大爆發,折磨家中其他人。傍晚簡直可以說是“食人魚時間”!

  不過你是成年人,你知道你很快就能放松下來,可孩子不能,即便快睡了,已經沒有精力了,他們還是想吸引你的注意力,于是又會跟你胡鬧一通,甚至大發脾氣,哭鬧不止。

下一篇:家長必看:聘請家教的學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時尚家教:在“PK”中成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红原县| 绥芬河市| 上林县| 新密市| 子洲县| 安庆市| 南昌县| 盐城市| 乌拉特中旗| 娄底市| 宣恩县| 南京市| 太原市| 思南县| 英山县| 三明市| 达孜县| 宁乡县| 嘉黎县| 罗城| 凌海市| 汶上县| 柯坪县| 定远县| 七台河市| 天台县| 定兴县| 洛扎县| 随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滁州市| 临夏县| 北海市| 桑植县| 平和县| 龙里县| 华宁县| 海晏县| 泰宁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