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新學年開學。隨著孩子為學習而奮戰,有家長開始考慮要不要對子女的學習進行“全程”陪讀,甚至還有家長覺得有必要放棄職業而做個全職的陪讀父母。那么,這些家長的想法是否有必要呢?陪讀又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幫助或副作用呢?
母親仍是陪讀主力
近日,英孚教育聯手騰訊教育進行的最新青少年兒童課外學習調查顯示,高達近30%的家長表示“今后可能會考慮為了陪讀放棄自己的工作”,其中深圳、廣州的家長比例遠高于上海、北京。
與印象中“全職媽媽”的概念相同,本次調查中母親是課外陪孩子學習的主力軍,占77.7%,遠高于父親。去年,由上海市靜安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抽取的4000個中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結果同樣顯示在父母共同參與教育的家庭中,七成家庭以母親教育為主,父親投入很少,只是輔助角色。中國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然而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父親在外打拼,家庭教育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媽媽身上。
家長知識多有“落伍”
調查顯示,家長陪孩子學習的知識,主要來源于自己當年所接受的教育,這無疑從知識與教學方式上都與孩子當今的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其中,高中及大專學歷的家長最多的來源,是從網絡上獲取陪孩子學習的知識。多數家長可能由于沒有受過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他們表示的困惑主要有:不知道用什么方法陪孩子學習最科學、缺乏家庭學習環境、缺乏相關學科的知識。
以英語學習為例,調查發現,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最主要方式為朗讀、背誦單詞和課文(36%),其次為檢查作業(20.19%)和復習舊課程(17.93%)。只有4.56%的家長會在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教授課外內容。只有15%的家長希望通過陪孩子學習的目的,促進與孩子的互動溝通。
全家都陷疲憊狀態
在調查中還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表示可能會陪讀而辭去工作的家長比例反而逐步降低,3至6歲的孩子家長所占比例最高。他們可能對孩子未來將面臨的激烈競爭感到無形的緊張與壓力。現在許多家長本身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有8.8%的家長表示工作一天還要陪孩子學習,疲憊不堪。近40%的家長表示,開學后無法保證每天陪孩子學英語,但是會確保每周的學習時間。而近50%的家長則會每天保證1小時以下陪孩子學英語的時間。
然而,無論家長們是否有時間親自陪孩子學習,45%的家長都會為孩子報名課外輔導班。
營造家庭學習氛圍
有意思的是,11.8%的家長表示自己會重新自學以幫助孩子進行課外學習。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家庭學習環境營造方式,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看到父母這般大的年齡同樣在學習,無形中會為他們樹立理想的榜樣。家長切忌一面讓孩子好好學習,不要開小差,一面則自己在旁看電視,非常不利于孩子培養學習興趣及習慣。
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中國區總經理兼副總裁白皎宇女士表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愿望,希望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但是,還是要建議家長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犧牲過大,反而容易讓孩子“壓力山大”。 (記者 王蔚)
下一篇:暑假:孩子家長的“遭遇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金錢獎勵法”三大學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