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孩子不論是在九歲還是在任何其他年齡段,他的行為都主要受三個重要因素的影響:孩子本身的基本性格特征;他成長發育的成熟程度;他成長的周邊環境。毫無疑問,在大多數情況之下,家庭環境依然
是影響九歲孩子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假如一個孩子由親生的雙親撫養,那么不論媽媽是上班還是做家庭主婦,這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一定跟單親撫養非常不同。如今相當一大批的孩子由單親撫養,而這種不正常的狀況現在比我們過去想象得還要多。
另一個家庭環境的重大差異之處在于家里有多少個孩子。一個孩子是家里的獨生子還是好幾個孩子中的一個,不論是好處更多還是壞處更多,很顯然這會非常不一樣。
即使在同一個家庭里,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能得到多少的關注,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特有行為能得到多少接納,前后也有很大的差別。
假設,某一個孩子是老大,而且是父母想要的孩子,而且還幸運地成長于親生父母的共同養育之中,那么,這一對父母很可能對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新階段都非常感興趣(甚至是非常焦慮以及絕望)。再假設,另一個孩子是這家里的老三或者老四,那么他在不同年齡段的成長變化已經不再那么牽動父母的心了,而且他能夠得到的關注和接納也少了很多。
在成長過程之中,即使他行為模式的變化規律和家里的老大沒什么兩樣,可是,因為他得到的關注遠遠低于老大,因此他的這些變化很有可能不再有誰為之心動。比如說他已經四歲了,會罵臟話了,可是他父母早就聽到過了,再也沒什么稀奇的了,更何況他們現在也不再有時間來仔細琢磨這件事情了。
還有一種情形,即使孩子幸運地成長于雙親家庭中,可是假如其中一方是繼父母,由于很多繼父母都面臨著很多頭疼的問題,至少在結婚的開頭幾年一定如此,因此,他們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這些不同“階段”的關注肯定比親生父母要少。
現在,再從我們認為理想的雙親家庭環境中把爸爸抽出來,我們就進入了單親家庭,而單親家長往往掙扎于既不夠時間也不夠金錢的困境中,為了能養活孩子已經疲于奔命了,又何能奢談關注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中的不同行為呢?
那么,對一個典型的九歲孩子而言,家庭環境的不夠理想可能會對他造成什么影響呢?由于這個年齡的孩子成長的首要任務之一是拉開親子之間的距離,構建自己的獨立自主的世界,那么,單從字面意義上理解,父母對他的更少關注應該沒什么要緊的,但是我們并不認為事實真會是如此。
下一篇:采訪環境與對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對爸爸敬重,對來自爸爸的反應比較敏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