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荷蘭有個“女王節”,這個節日類似我們的兒童節,但是節日內容卻大不相同。在荷蘭,這一天對孩子們來說是當一天“勞動生產者”賺錢的日子。全國各地隨處可見跳蚤市場,在那里孩子他們是最棒的商人。
這天,孩子可算是名副其實的老板。所有店家都會停業一天,空出街道讓給這些“小商人”大展身手。孩子們為了這一天利用一年的時間精心準備,準備引人注目的服飾和道具,給自己的商品標價,大聲叫賣,和客人討價還價。每個孩子都認真投入,為了掙1荷蘭盾。因為這一天生意做得不好,他們會感到很羞恥。這一天他們深深體會到掙錢有多不容易。
黃昏時分,當地政府為了鼓勵而祝福辛苦一天的孩子們,會動員街頭樂隊演出,送上大人的祝福。雖然只是短短一天,通過這一天的體會,孩子不僅懂得金錢的寶貴和勞動的意義,還懂得經濟的基本含義。在被譽為“世界上做生意最理想的國家”的荷蘭,孩子通過女王節,在小小年紀就熟悉了明確的經濟觀念。
與荷蘭不同的是,兒童節在韓國社會里可算得上孩子的“狂歡消費日”。 孩子們不停盤算要買什么?去哪兒玩?這些愉快的想象使孩子們盼望著兒童節的到來。父母也把這一天視為補償孩子的節日。理財教育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們的父母一直認為孩子消費是天經地義的事。近年來,年輕人不斷出現陷入信用卡債務危機的案例,我們能不能把這種現象理解為父母長期以來只教育孩子吃魚,卻不教給孩子如何釣魚的后果?
父母再不改變觀念就無法改變現實。尤其是那些只用“消費者”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孩子,更應該讓他們站在“勞動生產者”的立場好好思考和判斷事情。只要父母稍微多用心,我們就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近開始流行讓孩子一起參與的跳蚤市場和買賣會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買賣的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賺錢多么不容易,自然明白錢的寶貴。另外,還能學到說服別人之前,要先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問題,以及與人協商溝通的方法。
體會生產勞動者的過程,能讓孩子從消費者轉變成生產者,擁有健全的經濟意識,以嶄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如此一來,他們將能成為具有企業家眼光的“具備收支平衡意識的經濟人”。
下一篇:父母的耐心決定孩子的品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我們家里的“隔輩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