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教育方式:有形的塑造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教育、撫養子女中所通常運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綜合體現。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教育者——主要是父母的教育動機、教育內容,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方式。進一步說,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兒童發展,不良的教育方式則在一定程度上對兒童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在兒童道德社會化過程中更是如此。
在獨生子女人格調查中,我們列出32項教育行為,請父母作出符合自身情況的選擇。經過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歸納出父母所采用的6種教養方式類型,即:溺愛、否定、民主、過分保護、放任和干涉。這6種類型基本反映了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家庭教養方式的不同狀況。民主型是理想的教育方式,而其他類型都在不同方面存在問題。統計結果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道德發展有著很強的相關性:
溺愛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擺在高于父母的不恰當的位置上,過多地滿足孩子的各種愿望,包辦孩子的一切。父母寧肯自己省一點也要滿足孩子,常常因為心疼孩子而遷就他,使得孩子勤勞節儉的作風較差,而且助長了孩子學習不努力的不良習慣。
否定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經常批評、責怪、打罵孩子,對孩子否定多于肯定,管教過于嚴厲,使孩子較少接受正面的教育引導,這樣不利于孩子的社會道德的養成和努力學習精神的養成,表現出文明素養較差、個人信用較差、勤勞節儉精神較差。
民主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給孩子自我發展的自由空間,尊重和信任孩子,并以平等的身份與孩子交流,鼓勵孩子上進,這樣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社會道德規范。而且孩子在和諧的家庭氣氛中容易產生發揮自身潛能的動力,在學習上表現出主動性較強,很少有學習不努力的情況。
過分保護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把孩子囿于父母控制之下,經常按照父母的意志為孩子安排學習內容,陪孩子做作業,幫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結果妨礙了孩子獨立性的發展和勤勞節儉道德的養成,同時助長了孩子的不良習慣和不思進取的思想。
放任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對孩子的獨立行為了解較少,甚至對不良行為也不加干涉或過分遷就,孩子缺乏來自父母的道德規范教育,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社會道德,同時導致孩子學習不努力、勤勞節儉精神較差。
干涉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對孩子的日常活動包括自由玩耍、看電視、交友等日常活動限制過多,管教過于嚴厲,使得孩子經常處于被動狀態,缺乏自制能力。因而在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表現較差,學習不努力的情況十分突出。
調查分析結果充分說明,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教養方式有利于兒童道德社會化,而不良教養方式是導致孩子道德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給父母和教師的建議
◎ 溺愛、否定、過分保護、放任和干涉都是父母以自我為中心的教育行為。建議父母樹立教育孩子“以孩子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的權利,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快樂,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
◎ 教師應當給父母以幫助,指導他們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學習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與學校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而不是讓父母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下一篇:父母的形象是無形的教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走近學生中的“低分部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