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給孩子的愛如何不過度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1-09

閱讀 :370

  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當家長被問及是不是溺愛孩子,大多數都會搖頭。而如果被問到是不是過度保護孩子,我想很多家長會遲疑,因為在愛孩子、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度”的把握確實很難界定。

  其實“過度”與否很好區分,首先看孩子是不是任性,是否“事事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表現出來的任性,大多源于兩種原因。第一種來自“第一反抗期”。當孩子會走路、會說話、會表達自己的意愿時,就會萌發脫離家長控制的意識,這個階段是第一反抗期。對孩子的這種表現,大人不要刻意去批評,應當是批評和冷處理兩種方法相結合。

  而另一種則是由于家長的溺愛與過度保護造成的。這種任性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種是孩子經常對爸爸媽媽提出各種要求,有的要求合理,有的要求不合理。如果爸爸媽媽不管合理與否都滿足孩子,那么一旦某一次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表現出任性。還有一種任性是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的表現不一致造成的。現代家庭結構很簡單,孩子在家里一般都沒有兄弟姐妹,只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孩子和家長在一起,會觀察他們的言行,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不一致,孩子就會很容易利用這種不一致。例如媽媽不答應的事,就去找奶奶,奶奶疼孫子就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便形成任性。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因為要求沒得到滿足而任性地哭鬧。比如在商場里看到想要的玩具或零食,不給他買就哭鬧,甚至在地上打滾,賴著不走。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搞清楚孩子為什么想要這個,要先知道理由再決定是否滿足他。孩子的要求如果合理,當然可以滿足,但如果是不合理的,就一定要拒絕。拒絕的時候,不要生硬、冷漠,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去拒絕他。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通常是比較有效的。也可以冷處理。家長在教育

  孩子時不要怕丟面子,不要因為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哭鬧,覺得不好意思,所以趕緊妥協,這恰恰會給孩子一個觀念——爸爸媽媽怕他在人多的地方鬧,這個方法很有效果。那么下次他會一如既往,如法炮制。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絕對不能妥協,而且孩子安靜后,要進行必要的懲罰,讓他知道他今天的表現是不好的。

  有一天我在世紀金源逛商場,遇到一對母子向我問路:“請問電影院在幾層?”

  我說:“就在五層。不過金源的電梯很多,不好找,你要走到最東側從E01電梯上去。”

  “謝謝!兒子,謝謝阿姨!”家長不僅自己道謝,還讓兒子跟我道謝,我當時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注意教育孩子的家長,她非常有心,連這樣的小細節都不放過。

  于是我就說:“正好我也去電影院,我帶你們去吧!”

  其實我這樣做,是想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懂禮貌能贏得別人的喜愛,得到獎勵。

  家長欣然同意。我們沒走多遠,兒子就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累了,咱們打車吧!”

  媽媽說:“你看汽車都是在馬路上跑的,哪有在商場里跑的?沒有車,我們只能走路。”

  兒子依舊不想走,繼續跟媽媽撒嬌,“我真的走不動了,一點兒力氣都沒有,媽媽抱我吧!”

  兒子看起來四五歲,胖胖的,媽媽抱起來應該比較吃力。我正想著,只聽孩子媽媽說:“你都長這么高了,在商場里還讓媽媽抱,多不好意思呀,會讓人笑話的。昨天你在幼兒園比賽時還得了第一名呢,咱們倆比賽吧,看誰走得快。”孩子一聽馬上快步跑到前面去了,還得意地回頭看了看媽媽。

  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我很贊賞。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媽媽拒絕得很堅決,也很有技巧。她沒有縱容孩子,而是通過鼓勵和表揚增強了孩子自己走的信心,糾正了孩子的任性。 

  商場其實對孩子來說處處充滿了考驗。我迎面又遇到一位媽媽帶著一個4歲多的小男孩,孩子手里舉著一個“奧特曼”。小男孩一邊走一邊跟媽媽說:“快點快點,咱們快去‘樂酷’打娃娃。”

  “奧特曼”自然吸引了原本想去看電影的小男孩,但“樂酷電玩俱樂部”里琳瑯滿目的玩具和電動游戲更具魔力,于是他扭頭對媽媽說:“咱們也去‘樂酷’玩玩吧!”

  媽媽看了看時間說:“電影快開始了,今天沒有時間去樂酷了。”

  “就去一會兒,就玩一會兒就出來,行不行?”孩子眼中滿是期待。

  如果換作我,也許會跟孩子約定一個時間,比如10分鐘或者20分鐘,來滿足他的要求,只要他能夠遵守約定時間即可。

  然而這位媽媽的答復卻讓我有些意外,她拿出電影票對兒子說:“媽媽的錢已經買電影票了,沒有錢再去樂酷玩了。”

  “那怎么辦呢?”兒子非常不甘心。

  “你要先決定好了,是看電影還是去樂酷?只能選一個。如果你真的想去樂酷,咱們就到電影院門口把你的電影票賣掉,然后才有錢去樂酷!”

  孩子認真地想了想,“我去試試。”

  “但是有可能沒有人買你的電影票,那怎么辦呢?”我忍不住問小朋友。“那就沒轍了!”孩子嘆了口氣,樣子可愛極了。

  到了電影院以后,孩子開始了激烈的思想斗爭,看到很多小朋友牽著大人的手進進出出,他有些猶豫,然而媽媽卻不著急催他,一直耐心地等他自己決定。我原本很想看小朋友怎么把電影票賣出去,然而最終他還是決定跟媽媽去看電影,并約好下周再來“樂酷”打娃娃。

  在生活中,孩子常常會受到外界的誘惑與干擾,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分辨排除干擾、堅定決心的能力,就在于父母的堅持。在去電影院的過程中,孩子不停地提出要求,媽媽總是巧妙地解答并引導孩子最終完成了計劃。如果媽媽稍有妥協,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抱了他,他會要求去玩別的游戲項目;帶他玩了,他有可能突然想吃好吃的了。家長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導孩子,就會被他們牽制,結果將離自己的初衷越來越遠。

  孩子其實是講道理的,關鍵在于大人如何引導。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是典型的“兩面派”——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樣,聽老師的話,不聽父母的;或者聽父母的,不聽爺爺奶奶的。比如孩子在幼兒園能自己吃飯,回家后媽媽不喂就不吃;在幼兒園能自己系鞋帶,回家后就不自己系。大人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孩子的這種表現是大人過分溺愛、過分保護造成的。為孩子做得太多,替他們做了許多他們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反而會使孩子應有的自信和獨立能力減少,依賴性越來越強。這不但會影響孩子的自理能力,有時也會影響孩子其他能力的發展。

  比如,我們有的家長在和孩子做游戲的時候,會主動輸給孩子,讓他贏。長此以往,自然會造成了孩子“輸不起”的性格,做游戲輸了不行,在幼兒園沒得到老師的表揚不行,畫的圖畫沒上光榮榜不行……現在“輸不起”的孩子,在將來會無法承受挫折。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時時處處接受考驗的不僅是孩子自己,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家長。比如,兩個小朋友發生沖突了,家長怎么去處理呢?好多家長會采用這樣幾種方法處理:

  1.“以后不許和他玩了。”

  2.“他打你,你不會也打他嗎?該出手時就出手。”

  3.“敢打我兒子!我抽不死他!”——于是兩個家長打起來了。

  家長自身都缺乏解決矛盾的方法,又怎么能教導孩子呢?對待孩子不能過分疼愛和保護,不能溺愛,不能嬌慣,不能過分包辦代替。否則會導致孩子獨立性、創造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都很差。溺愛不是愛,是害,真正愛孩子就要為孩子今后發展得更好、生活得更  幸福著想。

下一篇:如何幫寶寶“起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順教法”讓孩子自己成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大兴区| 盐源县| 石嘴山市| 新兴县| 剑川县| 平潭县| 宣恩县| 南安市| 鄢陵县| 碌曲县| 惠来县| 邢台县| 微博| 平武县| 盈江县| 固安县| 枣强县| 苍山县| 万州区| 南平市| 白玉县| 河西区| 五峰| 尼玛县| 闽侯县| 治县。| 宁海县| 荔波县| 正镶白旗| 古田县| 双流县| 永川市| 肇庆市| 揭阳市| 纳雍县| 叙永县| 望奎县| 城市| 富源县|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