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孩子能解決的事情讓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代辦,推給孩子去做;孩子提出的問題,大人不必立即回答,讓孩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去自己尋找答案。大人這種“順?biāo)浦邸钡淖龇瓤梢蚤_啟孩子的智慧,又可以鍛煉孩子的能力。
身邊案例(一)
小幫手
不少的媽媽經(jīng)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懶”,從來不幫自己做家務(wù),也不懂得體諒人,什么事情都依靠爸爸媽媽幫忙。
方法運用:
想讓孩子變得勤快,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推給孩子去做,如:
去買東西的時候讓孩子結(jié)賬,回家的路上故意跟孩子說:“媽媽拿不動這么多東西了,怎么辦?”如果孩子愿意分擔(dān)一些,要馬上給予鼓勵:“我的孩子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做事了,媽媽真高興。”
下班回到家里,告訴孩子:“媽媽今天很累,幫媽媽捶捶背吧!”
“寶貝,媽媽現(xiàn)在渴了,好想喝水。”當(dāng)孩子倒了水遞給你時,馬上給孩子一個擁抱:“謝謝我的寶貝,會心疼媽媽了。”
看到家里物品很亂,對孩子說:“這些書和玩具,原來是放在哪里的,媽媽忘記了,你還記得嗎?”當(dāng)然,孩子在收拾好物品的時候,別忘說一些鼓勵的話。
堅持用這種辦法,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成為媽媽的小幫手了。
知心話語:
孩子喜歡去嘗試,更希望得到成人的認(rèn)可,孩子在幫成人做事的過程中內(nèi)心會有一種成就感。不要事事代辦,因為所有的事情成人都幫孩子做了,等于是在扼殺孩子日益增長的能力。
溫馨提醒
1.推給孩子做的事情必須是孩子力所能及的。
2.不管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是否得當(dāng)和正確,都要先進行鼓勵,然后再給予啟發(fā)和提醒,以免禁錮了孩子的思維,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專家視點
馮德全教授(個人簡介見本書第41頁)認(rèn)為,好勝心是幼兒的學(xué)習(xí)動力之一,希望得到肯定和贊揚是人與生俱來的心理曙光。孩子個個喜歡“戴高帽子”,抗拒冷落,大人要給予愛撫,順?biāo)浦邸K信e過兩個例子——
其一:麗莎是一個大家庭中的最小的孩子,才三歲半。這一家子人人喜歡讀書,桌上、椅子上、床上到處都放著書。有一天,麗莎略帶幾分挑釁地說:“我會讀書了。”她明明知道自己不會讀,也明白家里人都知道她不會讀,卻突如其來地宣布自己會讀書了,這正是她好勝心、自信心的天然流露,是極其可貴的心理品質(zhì)。這時,家里人應(yīng)該因勢利導(dǎo)鼓勵說:“那當(dāng)然嘍,麗莎是聰明能干的,是會讀書的。”漸漸地,孩子自然就喜歡識字讀書了。
其二:有一個畫家,天天在家里作畫,2歲的小兒子經(jīng)常在一邊默默地看著爸爸創(chuàng)作。有一天,孩子看著看著,竟然跑過來去搶爸爸的畫筆,也要畫畫。在爸爸的鼓勵下,他開始“涂鴉”,興致勃勃地學(xué)起畫來。他后來成了一個小畫家,作品在國內(nèi)外頻頻展出。
摘自《馮德全早教方案②:閱讀點燃智慧》
下一篇:父母做六事孩子膽子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站、坐要有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