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今年春節,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收治了一名重癥的手足口病患兒。據介紹,這名患兒是年初一晚看急診,之前已經發熱三天,家長一直沒往手足口病這方面想。但在問診中,醫生了解到孩子有肢體抖動、易驚,檢查發現身上有零星幾個小皮疹。“這其實就是手足口病的重癥表現之一。”專家表示,家長對手足口病的認識往往是手、腳皮疹、口腔皰疹,但據《2010年手足口病診療指南》指出,手足口病的高危因素還有很多,其中包括: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冰涼等。如果孩子有以上特征,尤其是3歲以下的患兒,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病例,家長應迅速帶孩子就醫,切莫耽誤治療。
手足口病表現形式多樣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感染科副主任醫師葉家衛說,手足口病多在一周內痊愈,預后良好,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向重癥發展,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就可能有死亡的危險。所以,及早發現和治療手足口病是非常重要的。3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發病率最高、病情發展迅速更需要早期診治。
如何才能早期識別手足口病呢?專家指出,很多人認為“手足口病”就看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有沒有出疹,固然這是它的主要表現,卻并非唯一和必然癥狀。“部分病例皮疹表現可能不典型,好像我們這次春節接診的重癥患兒就是如此”。此外,根據臨床分類不同,手足口病還可能有其他癥狀。如普通病例可伴發熱、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表現;重癥病例可能出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驚厥等神經系統受累表現;危重癥病例則可能出現頻繁抽搐、昏迷、呼吸困難、血性泡沫痰、休克等更嚴重的情況。“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看到以上重癥病例的表現應盡快就醫。普通病例門診治療,并繼續在家觀察,還要及時復診。有重癥及危重癥狀的患兒則需要住院治療”。
4-8月高發期要重點預防
葉家衛說,手足口病全年均可發生,4-8月為高發季節,家長要注意加強預防。勤洗手、多通風,定期清洗消毒小孩的個人衛生用具、玩具、餐具等物品,這3點是最重要的。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孩子手腳有無皮疹或口爛、口痛的情況。若孩子接觸有手足口病感染病例或類似病例,建議給孩子量體溫,觀察皮疹及口腔情況,或直接到醫院檢查。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密切接觸的成人也可能感染發病,所以也要做好防護措施,但成人癥狀一般較輕。不過,得過一次手足口病并不表示可以終生免疫,仍要注意加強預防措施。
不少家長經常會將手足口病和流感混淆。專家指出,如果是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全身疼痛、乏力、咳嗽、鼻塞;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現以發熱、出疹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導 通訊員 馬軍
受訪專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感染科副主任醫師 葉家衛
下一篇:小兒貧血中醫診療技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冬季小兒發燒降溫有講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