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夏季暑氣重,小兒發熱常呈現體溫驟然升高及病程長、易反復的特點
●退熱藥對發熱小兒“治標不治本”,每日服用不應超過三次
●小兒發熱時用西瓜皮煲粥或冬瓜薏米煲水,可解暑生津利濕
對許多父母來說,孩子生病時的體溫早已成了影響他們心情的風向針:孩子體溫不降,爸爸媽媽時刻提心吊膽;一旦孩子退熱,父母們往往感覺萬事大吉。
廣州市中醫院副院長徐雯指出,上述兩種心態反映了許多父母對患兒發熱的認識存在誤區。她提醒說,發熱是孩子身體抗御疾病的一種反應,在孩子疾病尚未痊愈的情況下,發熱是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退的。如果孩子的發熱是因炎癥引起的,只有在炎癥完全消退的前提下,發熱才能隨之退盡。
同時,即便孩子已經退熱,也不意味著已完全康復。如果此時家長不注意控制孩子的飲食,同樣可能導致孩子病情的反復,出現中醫所說的“食復”。
太心急頻帶孩子看病
反不利發燒患兒康復
在醫院的兒科門診,發熱患兒往往占據很大部分。以廣州市中醫院為例,近期前往該院兒科就診的患兒,超過三分之一都有發熱癥狀。徐雯介紹,夏季暑氣重,暑熱下迫,地濕上蒸,故暑多夾濕,小兒發熱往往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患病后體溫可驟然升高;二是雖然經過治療,但仍容易反復發熱,病程往往較長。
“發熱是小兒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也是許多疾病的伴隨癥狀?!毙祧┲赋?,引起小兒發熱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其中以感染性疾病,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最為多見。她分析說,小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同時新陳代謝又較成人旺盛,“夏季頻繁進出空調房,或游泳后沒及時擦干身體等都很容易使孩子生病?!?/p>
“作為人體抗御疾病的一種反應,在疾病尚未痊愈的情況下,發熱是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退的。”徐雯表示,她在接診中發現一些父母由于不了解小兒高熱的特點,看到孩子體溫一時降不下來便非常心急,甚至在一天中數次帶著患兒往返于多家醫院看病,“這種做法對孩子的病情其實是很不利的?!?/p>
她解釋說,病中的孩子最需要休息,家長頻繁地帶孩子進出醫院,不僅影響孩子休息,容易再次受涼,使病情雪上加霜,也容易使治療雜亂無序,不利于孩子的治療和康復。
治療:
退熱藥“治標不治本”
許多家長發現孩子發熱,很容易想到給孩子吃退熱藥。徐雯表示,退熱藥一般在患兒體溫超過39℃時才使用(有高熱驚厥史小兒除外),而且使用退熱藥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其目的在于短期內控制患兒過高的體溫,避免因此而引起的高熱驚厥。“治療發熱不能單純使用退熱藥,必須尋找致病原因,去除病因,治療原發病,才是治療發熱的根本方法?!?/p>
徐雯舉例說:“以扁桃體發炎引起的發熱為例,根本的治療方法是抗感染治療,而炎癥的消退需要一個過程,即使經過較正規和系統的治療,也常常要經過3至4天才能使炎癥完全消退,發熱也才會隨之退盡?!?/p>
提醒:
服退熱藥每日不應超3次
徐雯提醒說,家長在給孩子服用退熱藥時,通常每日不應超過三次,“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使用退熱藥的同時,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加服鎮靜藥,以防止高熱驚厥的出現。”
此外,由于一般的退熱藥只能維持4小時左右的退熱效果,超過這個時間段后,孩子仍有可能再度出現發熱。徐雯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必過于緊張,除了按醫囑服用藥物外,在家里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等護理方法來配合醫生的治療。
小貼士:
如何護理發燒患兒?
孩子發燒中:
護理注意五大關鍵詞
1.減衣被:患兒高熱時應適當減少衣被,過多地包裹衣被不利于散熱,可使高熱持續不退。
2.物理或外用中藥降溫:在家中為孩子退熱還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外敷頭額部、腋窩、腹股溝等處,通過這類物理降溫,維持體溫不超過38℃。此外,還可用中藥青蒿、香薷煎水洗澡。
3.多飲水:中醫認為發病時應使“邪有出路”,故發熱的患兒應多飲水,以便于出汗、排尿,有利于毒素的排泄。當汗出熱退時,要注意及時擦拭汗水及更換汗濕衣服避免再次受涼。
4.多休息:保持居室的空氣流通和安靜,使發熱患兒得到充分的休息。
5.多吃流質食物:高熱會使體內各種營養代謝增加,同時增加氧消耗量,影響消化功能導致食欲不振或腹瀉,故發熱患兒宜進食流質、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可清熱養胃生津;在炎熱的夏季,還可用西瓜皮煲粥或冬瓜薏米煲水,有解暑生津利濕的功效。此外,還可適當給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如蘋果、雪梨、鮮橙等。
孩子燒退后:
余熱未清要防“食復”
“孩子退熱之后,往往會出現較強的饑餓感,家長此時一定要注意逐漸增加食物的分量和品種,不能讓孩子一下吃得太過?!毙祧┨嵝颜f,在余熱未清的情況下飲食過度,可導致病情反復,出現中醫所說的“食復”。
徐雯同時提醒說,即便孩子的體溫已經恢復正常,也并不一定意味著孩子的病就已經完全好了?!靶喊l熱為邪正相爭的熱性疾病,而熱盛可傷及陰液?!彼硎荆行┖⒆影l熱后可出現口干舌燥、煩躁易怒、納食不香、睡眠欠安、大便干燥等一系列陰虛火旺的癥狀,這些癥狀同樣應引起家長的重視,“只有將孩子的身體完全調理好,才能使機體最終恢復到正常狀態?!蔽腬記者饒貞 通訊員高三德
醫學指導\廣州市中醫院副院長徐雯
下一篇:親吻孩子也會傳染手足口病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洗屁屁哭鬧可能是肛周膿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