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嫉妒心理是個體體驗與他人之間存在強烈優越性差異而導致的一種心理沖突。過度的嫉妒心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難以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從而妨礙自信心的建立。
搞破壞
老師常常夸獎青青的涂鴉,還把她的畫貼出來給大家看。貝貝趁青青畫畫時,三番五次地故意往她的畫上亂涂幾筆搞破壞。老師一再批評也制止不了貝貝的行為。這是幼兒園課堂上常見的一幕。
孩子告狀
上手工課,東東麻利地依著線條剪出恐龍的形狀,又快快地涂上了漂亮的顏色,抹上膠水,粘上彩帶,最先完工,老師給了他一個小星星作為表揚。旁邊的毛毛立刻過來對老師說:今天東東沒有寫字母作業,不能給他星星。
什么是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個體體驗與他人之間存在強烈優越性差異而導致的一種心理沖突。廣州皓藝教育咨詢中心心理專家佟梅梅表示,嫉妒是孩子一種常見的心理,家長無須過分擔心。只要家長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和教育,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不過,佟老師指出,過度的嫉妒心,會使孩子看待問題較偏激。同時,孩子不能容忍和理解別人,以自我為中心。
3個月寶寶已學會“吃醋”
近日,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嫉妒心理,而不是現有理論認為的2歲后才會有所顯露。從事兒童心理和智力發育研究的瑪麗亞·萊赫斯特表示,當母親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人時(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動),3個月大的嬰兒通常會蹬腿和發出叫聲,這已證明了嬰兒對周圍的人產生意識。她還指出,“吃醋”表現出一個人對失去所愛之人的害怕。嬰兒在一定限度內“吃醋”的反應是一種正常的行為。
嫉妒心源于恐懼感
心理專家佟梅梅向記者分析嫉妒心產生的原因。孩子天生具有恐懼感,因此他們希望得到家長的注意。每個孩子都想得到別人的認同和關注。如果0~3歲的孩子得到別人的認同和保護,這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對世界的認識。如果孩子缺失或沒有受到大人的關注,這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嫉妒就是恐懼感加劇的結果之一。孩子認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失去價值感和認同感,嫉妒心隨之加劇。
家長引導孩子最為關鍵
“孩子都是家長的翻版。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有時會在孩子的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影響。”佟梅梅說。對于嫉妒心較重的孩子,佟梅梅表示家長引導最為關鍵。 她建議,首先家長要接受專業的家庭心理輔導,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些家長自身的嫉妒心較重,但他們并不在意。當他們看到孩子產生嫉妒心理,這時家長就要反思,自己的嫉妒心是否過重。增加親友間的來往也是消除孩子嫉妒心的方法。這樣做可增加孩子交際的機會。家長還要在交往的過程中教導孩子和別人分享的道理。此外,家長要樹立榜樣,言傳身教,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家長除了自身找原因,還可以用以下方法幫助孩子消除嫉妒心:
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用鼓勵、表揚的方式對待孩子,當然,這種鼓勵和表揚是適當的,不夸大其詞的,這樣,孩子就會形成自信的心理。自信的孩子往往比較樂觀,他在對待別人的成功時,心態平和,而且相信自己也會成功。所以,自信心是排解寶寶嫉妒的一劑良藥。
2。承認孩子的感受。
嫉妒是人之常情,只是孩子不懂得掩飾而已。孩子表現出嫉妒的感受時,大人不應該立刻站出來否定,而是應該給予承認和接受。
3。避免在孩子之間進行比較
案例二中毛毛為什么會心生妒忌?因為好勝的毛毛受不了東東被認為是最快最好的,所以采取了告狀的方式來扭轉局面。對此,老師不妨先口頭表揚東東,然后給每個孩子都發一個小星星,告訴他們,大家都很棒。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應盡量避免將兩個小朋友進行比較。
下一篇:英國:有姐妹的孩子更樂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看待男孩的女性化特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