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童年與父母疏離
病人王朔之童年A版
“我10歲前沒有生活在母親身邊,與父母關系疏遠”
病人王朔之成年A版
每一次高調亮相,都是用破口大罵來吸引觀者,他得罪了所有的人,幾乎沒有朋友。
心理醫(yī)生分析:
心理學上有一種解釋是,孩子早年與父母關系的建立將會透視其社會關系。也就是說,和父母關系緊張的孩子,長成后往往難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家長預防針:
不少年輕父母常以工作忙壓力大為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保姆,自己撒手不管。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父母交流。肌膚的接觸,擁抱,關注的眼光,讓孩子感受到別人給不了的安全感。
榜樣:
于丹,學術超女,身兼多職的1歲半孩子的母親,比起多數父母,她算忙吧。可到處飛來飛去講學的她,比起家人和孩子呆的時間最少,但女兒卻最喜歡她,因為她一回家就帶孩子“瘋瘋”玩?zhèn)€夠。
父母面前沒有隱私
病人王朔之童年B版
“10歲以后,和父母在一起了,但母親總是管得非常苛刻,連隱私權都沒有”
病人王朔之成年B版
罵各界名人,揭人家的老底,仿佛大家都與他有深仇大恨一般。
心理醫(yī)生分析
王朔做了一道心理測試題,在孫悟空、哪吒和皮諾曹中選擇一個自己所喜歡的。他選了哪吒。哪吒生下來是有父母的,而且父母也非常疼愛他,但他殺死龍王三太子闖禍后,父母拋棄了他。王朔與哪吒,都有一份痛苦與怨恨在內心。
家長預防針: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要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隱私。應該尊重孩子的隱私權。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說明,請他忍耐一下。
榜樣:
加拿大人認為,孩子,即使是幼兒也有隱私,成人社會理應做出尊重和保護,幼兒的隱私包括——“丟人的毛病”,諸如尿床;曾經的過失:某次游戲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鍋、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身體缺陷如平足、色盲、矮小、過胖、過瘦、眼小、臉丑等,在未經孩子許可的情況下,父母無權對外人說。
父母不信任孩子
病人王朔之童年c版
“我跟我媽感情不好,就是因為她是和老師是一伙的,老跑到老師那里告狀,極端不信任我”
病人王朔之成年c版
他的世界里,幾乎沒有可以信賴的朋友
心理醫(yī)生分析
王朔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人,隨時準備反擊,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困惑,也非常有壓力,他渴望被接納,但又總是在拒絕。
家長預防針:
成人都需要信任,兒童難道不需要?可家長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當著孩子的面,就去問其他小朋友“我家小明說的是事實嗎”,老師哪天沒布置家庭作業(yè),家長馬上擺出一副“你肯定沒用心,作業(yè)都記掉了”的架勢,給老師打電話求證,把老師的話當圣旨。從小,父母就缺乏對孩子起碼的信任。自己的親人尚且如此,孩子還能相信誰?
榜樣:
1996年,美國有一位身無分文的青年特別看好電子商務,并下決心在這個領域發(fā)展。資金的問題如何解決呢?他首先想到了父母,當時他父母有30萬美元的養(yǎng)老金。當他說明了用意后,父母只商量了一會兒,就把錢交給了兒子,并說道:“我們對互聯網不了解,更不知道什么是電子商務,但我們了解、相信你——我們的兒子!”這位青年就是當今個人財富達105億美元、大名鼎鼎的亞馬遜書店的首席執(zhí)行官——貝索斯。
傷心的咒罵
病人王朔之童年D版
“打小,我媽就聯合老師罵我,瞧你那德性,你就是一輩子沒出息”
病人王朔之成年D版
每一次亮相后,都會引來社會高度關注,聲稱“我就是一瘋狗,咬死人不償命”
心理醫(yī)生分析
王朔一系列攻擊行為是對自己的保護。比如,社會對他有誤解,說他是流氓,他就要扮流氓給大家看。從深層原因講,王朔的攻擊行為,也與遲遲未與母親和解有關,他將母子間矛盾,轉移到社會行為中。事實上王朔每每在批評別人攻擊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會很受傷,但這就是他選擇的方式。
家長預防針:
父母對孩子說話千萬要講究語言的教育性鼓勵性,而絕對不能對其有所傷害,千萬不能這樣對孩子說:“你真讓人煩死了!”“別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我對你說過多少次不要亂跑!”“為什么你不像聰聰那樣聽話?”“你從不聽我講話!”等等。要知道隨意語言是要付出代價承受后果的。
榜樣
推薦一本書: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做個不罵孩子的媽媽》,從父母一定不能說的話、父母應該經常說的話和父母應該這樣說的話三個部分,為家長們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下一篇:讀懂孩子的“火星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讓早教變成心理虐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