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在不好意思打擊一個寫作者時,就說他思想是不錯的,只是表述方式不太好。這是一個婉轉的說法,這樣一說,他作品的缺陷似乎就不太嚴重了,至少是錯得有尊嚴的。思想是一個人的靈魂,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沒有靈魂,寫作的人更是如此。
但是,表述方式的缺陷,實際上就是思想的缺陷。沒有鮮活思想的人,是不可能有鮮活表達的。因為真正有獨立見解的思想家,他們的表述無不打上個人的印記,他們的思想觀點和表述用語都出自他們對事物的體驗,出自于真實的內心,因而是完整而豐沛的,完全不同于東拼西湊來的二手貨,由于所要表述的東西自己都不理解,就難以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于是便零碎、呆板、無力。
由此,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很多老師和家長熱衷于讓孩子背名人名言、好詞好句,并鼓勵孩子用在作文中。這其實并不好,說得好聽是急功近利,說得不好聽,是“掉書袋”,弄不好就會陷于空洞迂腐?!暗魰北旧砥鋵嵕褪撬伎剂ω毴醯谋憩F。真正有力的語言,都出自有力的內心。
名言的產生,都有一定的背景,而在后世不斷被轉述的過程中,很多已經失去了其本意,如果不是將人、事、言整體地去理解,我們往往是只知皮毛,甚至連皮毛都弄錯,這樣的引用實在是很膚淺并危險的。所以,與其拉大旗做虎皮,虛張聲勢,不如用自己的文字,想自己的事,說自己的話,這樣來得更踏實。
附:魯魯的作文
呵 護
最好的呵護莫過于給你自由了。
很早以前我就發現,我比其他同齡人更自由,在與他們的對話中我聽見這不能干、那不能干的,生活很單調。他們大多都是被家長強迫在屋子里學習,家長可能會不斷送來水、食物,但這不是呵護,這些都比不上一句:“你該出去透透氣了?!?/p>
在一次課上,有些同學沒有完成周末的作業,于是老師就說了一通“家長應該多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由此我們可以預見,到了下周,學生們會加倍受到“呵護”。剛一回家,家長就說:“快去寫作業?!毕肴シ潘梢幌?,又迎面一句:“怎么一回家就想玩?”即使是想去喝口水,剛出屋子,水已經遞到面前。這也能算是一種呵護?我覺得還是叫作“囚禁”比較合適。
曾經有一位家長告訴我媽,她家孩子貪玩,于是她就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班,因此成績有些上升。但是一旦放假時間沒有全部上課,成績就又會掉下來。我想這正是因為孩子得到的自由太少,一有自由,就全都用去玩了。
暑假里我看到新生軍訓,他們的生活并不比奴隸好到哪里去。在經過了一天的訓練之后,每到吃飯的時間,他們都要先在食堂門口站很長時間,才能被允許進去。我不是新生,當然是可以不管他們就能昂首進去的。這時新生都投來羨慕的眼光,有的還會小聲議論,可能在說:“為什么他們就能直接進去?”結果招來的肯定是教官兇狠的眼光:“閉嘴!”新生們進了食堂后,還不能馬上吃飯,必須先站著,等到沒有人說話了才可以坐下,然后再安靜一會兒,才能開始吃飯。只要有人說話,就又得全體站起來,這個時候往往那些教官會發出怒吼,讓人聽著毛發豎立。我想沒有多少人喜歡在怒吼聲中吃飯,但這一切都是可以美化的,在組織口中這種行為叫“服從命令”,這種方式叫“讓個人享受主義在大家的利益面前顯得暗淡無光”。這就像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切侵略都源于對事物最真誠的喜愛?!?/p>
那這也是一種呵護嗎?
不!只有給予自由才是正確的,至少是他們需要的。如果不相信,只需對著那一雙雙眼睛看一眼,你就恍然大悟了。
(寫于初中三年級時)
魯魯這篇作文讓我欣慰,我看到了他對自由的理解。
正因為他對自由有自己的理解,所以他寫出來的文字,你可以反駁他,卻不能忽略他。你看了之后,就一定會留下印象。他有他的力量!
現在我看他的文章,已經不能以指導者自居了,而是可以從他的文章中吸收營養。如果要把他作為一個案例來研究,回顧他學習寫作的過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思想是重要的,真誠是重要的,而指導者對被指導者的尊重,更是重要的,因為只有做到這一點,前兩點才有保證。靈魂的生長需要自由,而自由是個奢侈品,也是個易碎品,當靈魂長成之后固然強大無比,但在成長之初,卻需要精心呵護。
魯魯會比我走得更遠。年輕人都應該比老一輩走得更遠!
下一篇:從娃抓起不如給娃“特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歲以下孩子該看啥動畫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