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社會的發展讓家長們越來越注重教育,尤其是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則充分顯示出了家長們的緊迫感。上海市第十三次婦代會將于下周召開,帶著很多年輕家長們的疑問,記者日前走訪了滬上兒童早期教育專家、本次婦代會代表、市立幼兒園園長賴麗芳女士。她對兒童早期教育問題的精辟解讀,或許能給正在為此苦惱和迷茫的年輕家長們一些提醒和指導。
“氣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記:現在的年輕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社會上各類0—3歲孩子的培訓班也不斷涌現,但很多家長花錢費力后,效果卻并不理想。你認為問題在那里?
賴:個性是這個時代越來越強調的重要品質,“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關注兒童的個體差異”,則是我們長久以來一以貫之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異地教育以及促進孩子富有個性地發展,這似乎并不像理解概念那么容易付諸實踐。
現在的家長們總會被某種心理驅使,在既不了解孩子的特質、也不顧及孩子喜好的情況下,只憑借成人的主觀判斷和所謂需求,來給孩子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其實,教育不應該是硬性的灌輸,每個孩子都有他(她)特有的氣質,因材施教才應該是早期教育的靈魂。
早在2001年,我們就開始關注兒童氣質教育問題。應該說,氣質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個性特點,而且在生命早期表現得比較突出,所以很多關于嬰幼兒發展與教育的研究,都將幼兒氣質作為一個重要的變量予以關注。氣質沒有所謂好壞、高低之分,但不同氣質特點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感受不同,反應不同,需求不同,與周圍人的互動方式也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照應及教養方法。可很多時候,家長并沒有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為什么人家的孩子活潑、快樂,而我家的孩子卻非常愛哭?”“為什么人家的孩子生活很有規律,而我這個孩子吃喝不規律,脾氣又很大?”凡此種種,都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家長們的抱怨和嘆息。面對孩子的一系列表現,他們束手無策,然后,就根據自己的意愿,采取強制式或者是極端放縱的養育態度。這樣,一方面容易導致家長的養育困難,產生焦慮、厭煩等負面情緒,甚至對自己的養育能力產生懷疑和挫敗感;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嬰幼兒對環境產生不信任,對養育者產生冷漠、對立、逆反等心理,甚至于導致一些不良行為的形成。
因此,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孩子不是一張任由我們涂抹的白紙,或是一塊可以隨意雕琢的粘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基色,氣質就是其中非常厚重的一部分,而我們的教養方式就是要與之相符,這樣才能具有實效。所以,了解并根據孩子氣質特點,尋求適合其天性的個性化教育方式,將有助于改變及調整家長的教養方式,減少教育、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完善孩子性格,促使他們早期心理的健康發展。同時,當家長了解并理解了孩子獨特的行為方式是天性使然,而且各種不同個性特點也都各有利弊后,也就更可能心氣平和、坦然接受、合理期望、恰當行為,增強養育信念,避免代際沖突。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孩子的幽默感靠后天培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子在美國接受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