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社會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而更多的則是意志和毅力的較量。因此,各國家長普遍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
美國
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美國南部一些州立學校為培養學生獨立生存的適應社會能力,特別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周方能予以畢業。條件似乎苛刻,但卻使學生們獲益良多。家長對這項活動全力支持,沒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門”、“搞小動作”的。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美國青少年從小的時候開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歲以后就會給鄰居或自己家剪草、送報賺些零用錢,女孩子則當小保姆去賺錢。
瑞士
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對十六七歲的姑娘,從初中一畢業就送到一家有教養的人家去當一年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一方面鍛煉了勞動能力,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這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個語言地區當傭人。
德國
家長從不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里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新日)
下一篇:如何預防寶寶的不必要傷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教專家為你專家答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