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必須從專注力抓起
隨著社會競爭愈演愈烈,近幾年來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上一所好中學,讀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大搞“黃金家教”,讓孩子上費用昂貴的各類補習班。少數孩子的確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大多數孩子卻收效甚微。這么做浪費了家長的錢財不說,關鍵是貽誤了孩子的關鍵發展期,耽誤了孩子的美好前程。這是什么原因呢?關鍵是我們眾多家長沒有抓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所在。學習是需要專注的,學習好是需要能力的,同在一個班,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何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專注力水平和學習能力上的差距。
學習就是如何通過感官接收外來訊息,如何通過大腦整理儲存訊息,如何通過神經系統輸出訊息。打一個比方:感官系統就好像電掣,而人的腦部(其中包括記憶、情緒、學習、組織、語言等等)就好像電腦一樣,如果電掣出現問題,電腦就不能正常的運作。同樣的,如果兒童的感官系統未能正常發展,兒童在成長及學習道路上定會出現問題。
各種感官在學習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主要影響學習的包括:視覺、聽覺、觸覺、本體覺及前庭覺;主要影響專注力的包括:觸覺、本體覺及前庭覺。
因此,只有抓住了學習的關鍵所在,也就是只有抓住了專注力的提升,只有抓住了學習能力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進而孩子的自信心、上進心才得以提高,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才得以養成,孩子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
專注,是一種習慣
孩子是否有“專心習慣”和個人的專注力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所謂專注力,一般的說法是孩子能夠集中精神,持續一段時間去做完一件事。那么專注力到底是什么呢?
專注力就是專心注意的能力;
專注力就是聚精會神的能力;
專注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
專注力就是腦部的網狀結構及邊緣系統對外界事物的警覺程度。
專注力就是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
培養孩子的專心習慣,也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當一個孩子有專心的好習慣,就會有好的專注力表現。
因此,已經養成專心習慣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專心地做任何事。
例如:老師說:“我希望你們在三十分鐘內,把這一篇課文抄一遍,已經養成專心習慣的孩子就會留意時間,然后看一下課文內容的多少,如果他發現課文內容很多,需要寫得快一點,他就會停止和別人聊天,趕快拿出本子專心抄課文。缺乏專心習慣的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會完全不一樣,雖然也開始抄課文了,狀況可能會先東摸摸西摸摸,完全沒有時間概念,非常容易被旁邊的事物所影響,最后的結果當然是:第一個孩子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老師交代的事;第二個孩子則可能因為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功課而被老師批評為不專心。
有專心習慣的孩子做很多事情都能展現專注力、恒心、態度積極、有效率的表現,而沒有專心習慣的孩子,容易分心,抓不到專心的方法,不懂得事有輕重緩急之分。所以,專注力不僅僅是一種行為上的習慣,更是一種善于思維的習慣。
實踐研究證明:專注力是可以通過訓練而提升的,每個孩子的專注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文/曹云昌
下一篇:父母要允許孩子去探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些欲望,不能全部滿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