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的女兒曾經這么說過:“ 你生我,養我,可是卻像朋友一般對待我!”她似乎覺得由于生育之恩,我理應高高在上, 不容置疑。可是我自己愿意從神壇走下來,因為,我不要那種距離。如果人生是一趟火車旅行,作為父母,我們早了幾站登車,孩子晚幾站上車,有緣身處同一個車廂,甚至比鄰而坐,對于生命中掠過的種種景象,可以一路互動交流,對我來說,就是最為美妙的經歷了。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父母自信的特征
愛抱怨的人,其實也不是真的愛抱怨,而是因為本身無力掌控局勢,對于自己沒有足夠的成熟與自信,所以總是用負面的態度觀看這個世界與周圍的人。
一看到這個標題,相信很多家長的直接反應就是:怎么可能?那還要不要教育孩子了?其實,批評、責備、抱怨是每個人都自然會做的事,就像天生的一樣。但是,仔細回想起來,就會發現這三種行為所帶來的功效其實很差,反倒常常造成許多的不快與誤解。因此,批評責備都需要有方法與技巧,至于抱怨,那就免了吧!這么多年來,我發現抱怨除了壞事外,還真看不出它對人際關系產生過什么積極的意義。
我有理由這么說,因為我自己就是在批評、責備、抱怨中長大的。我母親的健康狀況不佳,父親經常出差在外,家中只有我們母女兩人,不但冷清而且沒有安全感。父母在1947年因為工作原因到了臺灣,家中親人全部都在家鄉,我們在臺灣沒有任何親戚,他們又只得我一個女兒。一家三口就這樣單薄地生活著。在從事卡內基培訓工作多年以后,我才發覺愛抱怨的人,其實也不是真的愛抱怨,而是因為本身無力掌控局勢,對于自己沒有足夠的成熟與自信,所以總是用負面的態度觀看這個世界與周圍的人。母親對諸事的不滿,恰恰反映出她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不滿。關鍵其實在于其不自覺,她如果對自己能有更深入地了解,并且愿意采取行動改善,其實是大有可為的。不過在她那個年代,自我改善以及輔導培訓都尤為欠缺。因此,她也就成了自己抱怨的受害者。
1. 不批評
戴爾·卡內基把這一點列為金科玉律三十條原則的第一條第一點,是有原因的。因為絕大多數的消極批評都是無效的,只能傷害相互間的感情,破壞人際關系的建立。然而,積極建設性、有意義的批評是必要的,并且是領導力的一種技巧,以后我們會談到如何有效地提出批評。
國內有一位卡內基“青少年情商與領導力訓練班”的學員,課后回來分享道:“以前吃完晚飯,我想看會兒電視,每次看不了多久,爸爸就要說:‘快去做功課,就知道看電視!’我總是覺得很煩,有時候不理他繼續看,心情不好時干脆頂回去:‘我現在愿意看!’爸爸其實也沒轍,我還不是看到自己覺得爽了,才自己回房去做功課。”其實,這位爸爸的做法,是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常常會犯的毛病。我們隨意地提出批評,至于對方接不接受,我們也沒有好辦法。有時候,因為沒有效,所以,更是反復地批評,變成沒有效果的嘮叨。人人都可以預期,這種完全無效的表達只能導致失去尊嚴,因為孩子很快就發現不聽你的,你也不能拿他怎么樣。這種批評到底有什么意義呢?由于人們很少關心說話的效果,只是順著自己的性子去說,因此,往往帶來很多不良的后果,孩子覺得你說不出什么有趣或有營養的話來,久而久之,就根本懶得跟你說話,反而拉遠了彼此的距離。當然,那位學員接受過訓練后,比較能夠體會爸爸的用心,會很成熟地先跟爸爸說:“我看20分鐘把這個節目看完,就去做功課。”父女二人才不致每晚都搞得不愉快。
最近,我養了一只金毛犬,開始關切訓練狗的問題,發現狗雖然不能了解人類語言的內涵,但是完全可以因為語氣而明白你的要求。最有意思的是,馴犬師馴狗的基本理念不是馴狗本身,而是訓練狗的主人。他們要求狗主在給命令時絕對不要重復。例如最簡單的訓練狗坐下,只能說一次“坐下”,絕不重復第二次,然后等著它對這個命令作出反應,一旦做對了,立即給予獎勵。可是,我發現我訓練狗時,卻傾向每次都說上好幾遍,如果它沒有立即反應,我會很想馬上再說一次,而這樣是不好的,因為狗馬上發現它可以不理你第一次給的命令,你給指令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其實它不是沒聽見,只是正在琢磨要不要服從。從這個訓練過程中,我體會到人們在平常溝通時是多么不重視效果,即使產生不可思議的誤解,人們還是很少關注提升溝通成效的問題……
因此,要批評就要設法找出有效的方式,無效的批評不如不做,起碼可以避免招孩子厭煩,而失去對孩子的影響力。
2. 不責備
這個部分也不能只照字面望文生義,因為,孩子行為有偏差時,父母有責任給予教育,責備是教育方式的一種。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每個人在被責備時,就像任何動物受到攻擊時的反應一樣,也就是其自信最為脆弱的時候,如果處置不當,對方只能有兩種本能的反應,不是起而反抗,就是退而逃走,這兩種反應,都不利于通過錯誤而學習。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擾,責備過了還是再犯,隨著錯誤的升級,有時父母覺得不得不用體罰的方式,來加深孩子的記憶。可是,所有教育心理學家幾乎都不贊成采用體罰。這種連訓練動物時都不建議采用的方式,要說能對萬物之靈的人類產生真正的功效,其過程想必十分慘烈。
因此,責備就像批評一樣,是有方法與技巧的。但是無效的責備,就像無效的批評一樣,不值得鼓勵。
3. 不抱怨
我在新加坡擔任卡內基訓練區域負責人時,認識一位新加坡的學員,她是一位年過半百的母親,兒子為她代繳學費,希望她來接受卡內基訓練。她的先生去世得早,自己一個人辛苦地把兒子撫養成人,兒子結婚成家后自然住在一起。這位母親感到自己一生最重大的責任已經完成,應該可以享受平靜的晚年了。可是,她卻發現自己對兒子媳婦越來越不滿,在她等待一整天后,他們下班回家吃飯,卻盡快吃完晚餐,就雙雙躲到房里去了,還是剩她一個人在客廳面對電視,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有時不由感到火氣上升,這個不孝的兒子,鐵定是被媳婦教壞了,自己的命真是苦極了。這種痛苦令她常輾轉反側夜不成眠,日子看似平靜卻越來越難熬,可是又不知如何改善自己的困境與痛苦。既然兒子愿意出錢,她就出來上卡內基課程,不但可以結交新朋友消磨時間,也看看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卡內基人際關系第一條金科玉律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她開始有意識地發現自己的日常談話,聽起來總像是在抱怨。“今天太熱了,我去買菜,買了你們愛吃的雞翅,還有芒果、西瓜,重得差點提不回來,簡直把我累壞了,回來半天都休息不過來,又到了要幫你們做晚飯的時候,廚房里真的很熱……”“為了幫你們收快遞郵件,害得我不敢睡午覺,等了半天也不來,我在搖椅上打盹,快遞到下午4點多才來,唉,真是……”“怎么啦?我煮的魚湯不好喝嗎?你們都不喝,明天我又要吃剩的,魚湯過夜腥味很重哎!老叫我吃剩菜……”她還真不覺得自己是在抱怨,說的不都是實情嗎?難道跟自己最親近的人講講心里話有什么不對嗎?她簡直要可憐起自己來了。
但是,既然交了學費上課,還是按照課程要求試試看吧!她要求自己別在飯桌上談自己這些不怎么愉快的經驗,反正也都是些小事,并嘗試問問兒子媳婦,在外面工作一天發生了什么事,沒想到他們倒有不少話要說,他們下桌的時間延后了,開始主動幫忙收拾善后,漸漸也不再急著進房去了,有時還一塊兒看會兒電視,陪著她有說有笑的。她相當意外,但是就別提心中有多高興了。
能像這位母親,已經50多歲還愿意出來接受培訓的人真的少之又少,雖是兒子付學費,但是她想要改善現況的決心及勇氣,仍是十分值得嘉許。
抱怨,真的算得上是人際關系的毒藥,要愛一位常抱怨的人是困難的,甚至是痛苦的,這里面包括了恩情似海的偉大父母親。能夠真正以有效的溝通方式,取代批評、責備、抱怨的應該是自信情商健康的父母,他們相信自己能用積極正向的方式來面對問題、處理問題。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是改善親子關系的第一步!因此,會引起自己抱怨的事,就盡量不要勉強自己做吧!要是真做了,就盡量別抱怨吧!有了這種健康的心態,才能繼續探討親子溝通,否則,溝通氣氛總是不對,后果堪慮!
分享:卡內基親子金科玉律第一條: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下一篇:營造安全包容的家庭氛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吵架,不是不要你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