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王金戰認為,小學階段是孩子智力開發時期,如果讓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他的智力就突飛猛進;而讓孩子做他討厭的事,他的智力就會衰退。
正因如此,他很早就培養女兒倩倩的讀書興趣。從倩倩3歲開始,每個周末他都帶孩子到書店買書,他挑自己喜歡的,倩倩挑她喜歡的,看中的書就抱到柜臺,爸爸一塊兒來結賬。后來去得多了,書店里的服務員都認得倩倩了,一見她就笑著打招呼:“小書迷又來了。”
有些家長反對孩子讀課外書,認為看課本、寫作業才是學習。王金戰認為這是大錯特錯。讀一本書,就像生活又打開了一扇窗,自然是風光無限好:視野開闊了,心情舒展了,成績也就上去了。而家長越是死盯著孩子的分數,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上不去,孩子還容易形成怪僻的性格。而且知識面狹窄的孩子,越到后來越沒有后勁。所以家長要把“單純追求學習”這個事放一放,讓孩子多讀課外書,抓孩子的綜合素質,孩子的成績自然會上去。
倩倩讀小學六年級時,王金戰開始考慮女兒的升學問題。留在青島,山東考生多,錄取分數線高,即使倩倩考了全校第一也不一定能考上北大。為了女兒能考上北大,他想到北京去教書。他當時36歲,正是前程無量時——在青島最好的中學也是省重點中學青島二中任教導主任。這是他多年奮斗的結果。大學畢業他被分到一個鎮中學教書,后被調到縣重點中學,又調到青島二中。去北京意味著拋棄現在的一切,從零開始奮斗。
但王金戰一點兒也不猶豫,他對妻子說:“把女兒培育成才比我自己的前途更重要。啥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是把孩子培育成才。如果他在外面八面風光,孩子卻一塌糊涂,那叫啥成功人士。”
他雖然做了大犧牲,但從不在女兒面前拿這個說事兒。一次,倩倩問:“爸,如果我考不上北大,怎么辦?”王金戰說:“無所謂,你盡了力就行了。”
1999年8月18日,王金戰舉家遷往北京。第二天,夫妻倆就帶著女兒來到北京大學。倩倩在美麗的校園里一步一驚嘆:哇,北大真大啊。她說:“爸,我要到北大來讀書!”游北大的目的就是希望給女兒種下北大夢,有夢想孩子才有奮斗的動力。那一天,一家三口鄭重地把三雙手疊放在一起,立誓說:“勁兒往一處使,北大不是夢!”
有什么比在孩子心中植入信念更有力量!
逛完了北大,又去清華。看著清華古色古香的建筑,倩倩又說:“爸,我現在又想上清華了!可北大怎么辦呢?”王金戰說:“大學在北大讀,研究生上清華,不就兩全其美了?”
承諾是一種激勵,從此倩倩心中有了夢想,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即使遇到挫折,她也從未放棄夢想。中考她考砸了。暑假,王金戰帶女兒回老家,臨回北京時,奶奶戀戀不舍地拉住孫女的手問:“啥時候再回來啊?”倩倩毫不猶豫地說:“等考上了北大,再回來看奶奶。”
女兒倩倩的中考成績很差,直把王金戰驚出一身冷汗,也讓他慚愧萬分。因為要輔導參加數學比賽的學生,每一個周末他都在加班。用女兒的話說,基本處于蒸發狀態。他對女兒的關心太少了。
王金戰愧疚之余找到校領導,堅決要求教高一的數學,而且女兒在哪個班他就教哪個班的課。學校領導答應了。當然,事前王金戰就教女兒班級一事征得了女兒同意。
下一篇:早期培育出華爾街最年輕的職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溫馨點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