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小孩情商低?父母應自省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9-24

閱讀 :452

  在卡內基訓練中心,不時會有年輕父母來問陳真老師:我的小孩太調皮了、太不聽話了、太不好管了,能不能送到你這里來訓練一下?陳真問:小孩多大了?父母回答:都四五歲了!陳真問這些父母: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先來參加家庭教育的培訓?父母們則紛紛以工作太忙、沒有精力為由加以拒絕。

  隨著“90后”、“00”后們的長大成人,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抱怨現在的小孩自私、不負責任、情商太低、無法溝通。作為卡內基訓練北京成真企管公司合伙人、講師培訓師,陳真在接受女性周刊專訪時說:在每一個被認為“情商低”的小孩背后,其實都有一對情商同樣不高的、充滿挫敗感的父母。

  高情商的父母會傾聽

  記:那些把小孩送來參加卡內基培訓的家長,最常抱怨的是什么?

  陳:通常會抱怨孩子自私,不會為他人著想;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很差,上了初中以后,不管父母問什么,都用三言兩語打發,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外面遇到過什么事情;還有孩子的自我管理、自律能力很差,比如功課一定要逼著才肯做,否則就看電視、上網、打游戲,等等。總體來說,就是情商低的表現。

  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呢,父母除了關心自己的考試成績、冷暖溫飽問題,對其他事情好像都不感興趣。從上幼兒園開始,小孩每天就有很長時間不在父母身邊,他們小時候可能還會很積極地告訴父母,說今天誰推我了,誰被老師批評了,但父母可能打斷他們,說不要煩了,你沒看見我在忙嗎。上了小學之后,小孩告訴父母今天學校里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父母可能會說,你趕緊去學習吧,你看你就知道玩。父母覺得孩子的話一點都不重要,沒有流露出想要聆聽的意思,相應地,小孩就會發現跟父母講話很沒趣﹑沒有安全感,誰會沒事找挨罵呢?到了青春期之后,跟父母更加無話可說,所有的心事只會跟同伴分享。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孩子主動選擇的,而是父母長期以來的態度導致的。所以我總是建議父母,從孩子小時候開始,每天撥出一點時間,專注地聽孩子說話,耐心地提出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最好不要總是圍繞著學習。

  記:中國的父母可能還沒學會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小孩。

  陳: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領導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說得多,聽得少。父母事實上就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領導人、引路人,他們也習慣了高高在上地發號施令,沒有意識到要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也就失去了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成長的機會。有些父母說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行,但事實上,在學校里,諸如跟同學相處不好、不討老師喜歡等人際關系問題,對孩子造成的困擾要遠遠大于某次考試成績不好,會直接影響他的學習效果。 但是孩子能跟誰說呢,父母根本不覺得那有多重要。

  高情商的父母“會批評”

  記:卡內基人際關系金科玉律的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父母們對此有什么反應?

  陳:學員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怎么可能做得到不批評?我跟他們解釋說,你可以批評,但是高情商的父母“會批評”。在你沒有得到信任的情況下,你寧可不要批評指責,這看似是種不作為,但卻可以先創造一個安全信任的親子關系。當孩子的心扉對你打開,你再給予適當的批評責備,他才會真正聽到心里去。如果孩子的心是關起來的,父母說再多都沒用,孩子只會覺得父母真是煩死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把自己的話當耳邊風。

  “會批評”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孩子如果做錯事,父母批評的只是他的行為,而不是他整個人的價值。比如說,家里來了客人,小女孩給客人倒茶,不小心把茶杯摔碎了,媽媽很生氣,說:看你笨手笨腳的,你還會干什么!這就是一種低情商的批評方式,卻是大多數父母經常用的。父母們通常意識不到,他們一個不經意的評價,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多么深刻的烙印。如果父母經常把孩子批評得一文不值的話,那孩子真會這么做給父母看的;相反,如果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他覺得自己很厲害,那孩子也極有可能如父母所愿。這就是期許的力量。比如孩子摔了杯子,這有什么可丟臉的呢?媽媽完全可以告訴客人,女兒一直做得很好,也可以把破碎的杯子收拾好,這可令女兒和客人都不覺尷尬,女兒還會感激媽媽這番夸獎,以后只會做得更好。

  更需要強調的是,父母自己心里明白,他們對孩子的批評,有時是口不對心的。比如這位媽媽并不認為女兒真的一無是處,但她一時沖動說出口,事后又沒有跟女兒道歉和解釋,女兒會覺得這就是媽媽對自己真正的評價。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大的誤解,因為父母經常給予破壞性的批評,以致孩子經常要猜測:父母到底愛不愛我呢?從理智上說應該是愛的,畢竟是他們唯一的孩子嘛! 但孩子常感覺自己無法真正得到父母的接納,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比如有些平時成績優秀的孩子,因為高考失利,覺得沒臉面對望子成龍的父母,甚至選擇了輕生。這是因為父母給孩子這樣的錯覺:父母愛的是“學習成績優秀的我”,而不會愛“失敗的我”。

  有自信的父母敢于道歉

  記:你剛才說到向孩子解釋和道歉,事實上我們很少聽到父母對孩子認錯。

  陳:能向孩子道歉的,通常都有自信的、高情商的父母。自信在此指的是不卑不亢的態度,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同時也欣賞自己的優點。在這種健康的自信之下,才可能告訴孩子:我是你的媽媽,但我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可以很坦白地對孩子說:我剛才發火說了過分的話了,對不起。父母的這種言傳身教,其實也是在教育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

  記:有的父母會將“自信”和“權威”等同起來,這兩者怎么區分?

  陳:很多父母只會憑借自己的經驗給孩子建議,說“我走的路比你過的橋多,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這樣的權威,在農業時代是沒問題的,但現在社會發展多快啊,人們的價值觀也趨向多元而不是單一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再用家長式的權威給孩子提供一個標準答案,就等于是把孩子給框死了。新時代的父母應該擁有一種開放的自信,即:我不能確定我是否能給你最好的解答,但我可以和你一起探索。在這種開放的、信任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以后才會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自信。

  此外,父母還要有向孩子表達情感的自信。美國有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在家庭中得不到完全接納的孩子,很容易投向任何伸開雙臂接納他們的人,不論那個人的動機用意是否正當。很多研究者發現幫派組織對孩子的吸引力,僅僅在于他們能像哥兒們樣地互拍肩膀、稱兄道弟,這種相互接納包容的氣氛,比起他在家中不斷被批評貶損,后者對他更有吸引力,一目了然。如果父母在家中能夠提供充份的愛,有許多不幸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不要“框死”孩子

  記:很多孩子在高考之前臨陣脫逃,父母認為孩子不負責任,你怎么看?

  陳:其實孩子對待高考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態度。如果父母認為一考定終身,那孩子承受的壓力顯然會更大。我甚至聽一個來上課的學員說,他從進入高中就開始擔心高考的事情了,怕自己考不上好大學,這種憂慮嚴重得甚至影響到了他的日常生活起居。在培訓中,他發現這種無謂的憂慮,其實跟他的自信心密切相關。如果他覺得自己能夠控制局面的話,他的憂慮就會相對減少。也就是說,面對擔心、憂慮,要么你只能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要么你就去直面它,看看怎么能夠逐漸減少憂慮的程度。這個學員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很詳細的時間規劃,把每天、每周、每月的學習計劃都張貼出來,然后嚴格執行,當他覺得自己正一步步逼退憂慮的時候,他的自信也同時建立起來了,他后來考進一個很好的大學。

  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最好能夠先反思一下自己:你認為成功的人生是什么?如果是簡單的好成績、好學校、好工作、好伴侶的話,那其實是遠遠不夠的。一個情商低的人,即使找到好工作,也不一定能愉快勝任;即使找到好伴侶,也不一定能經營好婚姻。父母不能一廂情愿地認為,孩子的價值觀就應該跟父母完全相同,如果孩子真的認同父母,那很好!萬一有的孩子不認同父母的價值觀呢?到某一個階段,孩子忽然意識到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生活,那可能就是一個悲劇。臺灣有個單親媽媽帶大的男孩,這位媽媽辛苦地培養他,一門心思就想讓他進入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揚眉吐氣。結果他讀完美國的博士學位之后,自殺了,給他媽媽留下一封遺書:我終于完成你的夢想了。

  高考固然是件重要的事情,但父母也要告訴孩子,你高考沒考好,不表示你的人生就此完蛋了。像臺灣的朱德庸,從小就愛畫漫畫,家中長輩都擔心這小孩不務正業,漫畫怎么能當飯吃呢,但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如果父母能對這個社會更有信心一點,讓孩子做他們最喜歡做的、做得最好的﹑認為最有價值的事情,那么即便孩子不能成為名人富人,也能有機會享受人生。  

下一篇:在做客中提高孩子交往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平安度夏出游守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吴堡县| 保德县| 莎车县| 珲春市| 玉田县| 三台县| 平江县| 宜宾市| 南涧| 兴隆县| 丰县| 陆丰市| 新泰市| 兴山县| 长治市| 分宜县| 禄丰县| 驻马店市| 扎鲁特旗| 北海市| 霍州市| 吉安县| 泰安市| 崇文区| 额敏县| 霍邱县| 扶绥县| 北辰区| 柞水县| 宝应县| 合川市| 江油市| 亳州市| 巴青县| 顺昌县| 西藏| 福清市| 宁国市| 新龙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