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人類發展的原始動力驅動著人類進行工作的欲望,工作成了人類原始的欲望。從嬰兒時期孩子就無限熱愛工作,他們有無窮無盡的探索和發現世界的熱情,這樣的熱情讓他們一刻不停地用自己的方式發現自己和世界。然而,由于成人的無知和干涉,讓孩子漸漸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和探索的欲望,導致孩子不能夠進入工作狀態或者不愿意工作,讓孩子喪失了發展自己內在的機會。
成人是如何破壞孩子工作熱情的呢?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了成人的一些破壞方式。
◆ 孩子的身體被成人控制,無法進行工作。
孩子從小被抱著或者背著,在成人的身體上長大,孩子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探索活動,也沒有機會進行自己內在發展的探索活動。如果孩子在這樣的狀態下長到3歲,孩子基本已經喪失工作欲望了。
◆ 成人對孩子的工作需求一無所知,按照傳統的舊模式養育孩子,阻礙孩子的工作。
比如:口唇期的孩子工作方式主要是用嘴巴來感受事物,這個時期的孩子見到什么東西都要拿到嘴巴上感受,舊的傳統教育模式認為這是不衛生的壞習慣,父母自然要阻止孩子用口唇探索事物,孩子的工作就被阻止了。以安全和衛生為借口阻礙孩子進行工作,是我們經常犯下的錯誤,作為幫助孩子發展的成人,我們要盡一切可能為孩子提供安全和衛生的工作環境,而不是放大安全和衛生因素來限制孩子的工作。如果父母懂得口唇期嬰兒的工作,就能夠為孩子準備3~5個不同質地、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干凈物品,放在嬰兒的床邊或者童車里,讓嬰兒能夠隨時開展探索性的工作,三個月左右更換三分之一的物品,保持嬰兒的探索興趣。這樣做就保護了孩子天生的工作熱情。
◆ 孩子的工作過程被成人破壞。
成人隨意打斷孩子的工作過程,破壞了孩子工作狀態的連續性,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埋下了隱患。比如:孩子正專心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時,成人讓孩子停下工作喝水、拉大小便、吃東西等,有的成人在孩子工作時不停地喂孩子吃水果或者其他食物,這都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孩子在工作中,只要不涉及安全問題,成人不要隨意干涉孩子,保護孩子工作的連續性。
◆ 孩子對工作不知道怎樣繼續進行下去的時候,無人引領,導致孩子放棄。
孩子在預設好工作目標后,在進行的過程中會遭遇困難,成人要敏銳地發現孩子所處的工作困境,用孩子不易察覺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讓工作能夠達成孩子的目標。如果沒有成人幫助,孩子會遭遇工作的失敗,給孩子帶來負面的自我效能認知,孩子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好。如果孩子在遭遇失敗的時候求助父母,父母要幫助孩子搞清楚失敗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工作目標得以實現。達成工作的目標讓孩子獲得了自我效能的良好認知,這會成為激發和保持孩子工作熱情的根本因素。父母的幫助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支持,這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重要因素。
如果孩子的工作經常不能夠獲得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幫助,就會喪失對獲得他人幫助的信心。父母在孩子求助的時候不要說:“你自己想辦法吧,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搞定吧。”……
◆ 成人隨便責令孩子中斷或停止工作。
成人不顧孩子工作的連續性和達成目標的重要性,隨意責令孩子停止或者中斷工作,這是對孩子工作的不尊重。長期被父母責令中斷或停止工作會破壞孩子工作的熱情,讓孩子產生憤怒的情緒,長期積壓的憤怒會讓孩子情緒化,做出故意違反規則和惹怒父母的事情。
如果有事情需要孩子停止工作,父母要給孩子一個心理預期時間,讓孩子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為結束工作做好準備。比如已經到了吃飯時間,孩子仍然沉迷在工作中,父母可以提醒孩子:我們還有10分鐘就吃飯了,你需要做好準備,如果工作還沒有完成,你可以吃完飯后繼續做。如果父母遇事要外出,可以提前10分鐘告訴孩子:我們有急事需要外出,你需要在10分鐘內結束目前的工作,如果沒有完成,回來后你可以繼續做。盡可能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結束和中斷工作的準備。
◆ 孩子的工作被成人控制。
成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干涉孩子的工作,不尊重孩子對工作的構思,強加自己的愿望讓孩子改變工作進程和目標,成人這樣控制孩子的工作,破壞了孩子對工作的創造性和自主性,使孩子失去對工作的熱情和興趣。
◆ 工作與閱讀、活動、游戲等失去平衡。
孩子每天沒有工作的時間和機會,家里沒有工作區,缺乏工作材料,使孩子漸漸失去工作的原始激情。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完全被安排,像小學生一樣整天坐在課桌面前學習知識,大量的時間被父母用于參加活動或者技能學習,各種選拔、競賽孩子都參加,從幼兒園出來就被父母送去學鋼琴、書法、舞蹈、英語……周末或者假期帶孩子滿世界轉悠,孩子沒有時間和空間來進行工作,于是心氣浮躁,不能夠沉下心來完成一件事情,不知道自己選擇什么來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而工作能夠讓孩子沉靜和思考:“我怎么做?我要做什么?我能夠做什么?我喜歡做什么?我能夠獲得什么……”這是讓孩子回歸自己的時刻。
我并不反對孩子參加各種競賽和學習各種技能,重要的是我們要幫助孩子找到工作與活動的平衡,孩子的內在發展才能夠獲得滿足。
我們在巴學園的觀察發現,被成人破壞了工作本能的孩子,他們不會自己工作,更不容易進入到工作團隊中,他們更多的是看別人工作,喜歡動嘴不動手,由于他們沒有在工作中建立積極正面的自我效能認知,對自己是否能夠做好一項工作缺乏信心,擔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自尊心受打擊,所以,他們更不愿意進入工作中,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些工作本能被破壞了的孩子,在巴學園老師的精心引領下,也需要近一年的時間來重新建構工作熱情。
下一篇:親子交流父母不要說“反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感覺器官與孩子的性喚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