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快樂不僅是一種心情,更是一種生活模式,而大多地家庭在追求幸福和快樂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很多不快樂的事。尤其是在“獨二代”的教育上!獨生子女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與其說是一類特殊的人群,我更愿意把他們看作是一個特別的種族,因為他們是在我國計劃生育的國策下,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一群龐大的獨有的新新人類,不論是在人文環境還是物質環境,他們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革新!隨著這群新新人類的成長,他們開始孕育著更加獨特的下一代——“獨二代”!
壓力山大的獨一代,面對獨二代只能管“生”,無法管“教”!
并不是他不想管,而是在現實面前他管不了!因為獨一代中有的連自己身上的童性還未褪去,就在長輩催促下“一不小心”為人父母了;更因為生存的無奈、工作的壓力,夫妻雙方都面臨著無法舍下工作,做全職媽媽的極少,大多是由長輩來幫助帶養。由此便使隔代教育的帶養模式得到最大程度地普及,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0-3歲的兒童由祖輩參與養育的已超過70%,3-5歲的兒童超過50%,而5-7歲的兒童超過35%。另外,全國更有超過3000萬的農村留守兒童幾乎完全由祖輩照顧和教育。
正是這種特別的帶養模式,非常“4+1”、非?!?+1”、甚至有非?!?+1”的家庭組合,在教養過程中方法不得當,造成孩子從飲食到身體發展,從語言到運動、從能力培育到習慣養成,都出現了一些普遍性的特殊問題。這里就針對獨二代的這些教養問題為大家分享應對攻略吧!
一、宅出來的獨二代,社交能力弱。
形成原因:由于獨一代本身就宅男宅女居多,下班后回到家也極少有時間帶孩子出去接觸其他人群,周末即使是帶孩子出去,也未必是有計劃地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再遇到性格內向的長輩,帶著孩子也只是“蝸”在家里,于是乎孩子本身就缺少同齡的玩伴,再加上與親人的對話少,便造成了孩子出現自閉冷漠、社交能力弱的現象。而能力之所以弱,完全是因為經驗積累不夠,與人交往的機會少形成的。
育兒攻略:
第一步:家長以身作則,提供有效的“模仿源”。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永遠比言教大,已是老僧常談的話題,可在生活中光說不練的家長還是不少的,比如:參與集體活動時,有的家長光會硬推著孩子去參與,自己卻扭扭捏捏很被動;所以,我們自己要注重自己跟他人的交往方式,在活動中注重提高自己的參與度和熱情度。
第二步:一周設一次局。就是每周為孩子設計一次與人交往的活動。3歲前最好是選擇固定的人群,3歲后則可以多與新人接觸;如邀請小區的小朋友來家里玩或與家里有孩子的朋友、同學相聚、一起去兒童公園游玩;在超市、餐廳等公眾場所鼓勵并陪伴孩子主動與服務員對話、問詢等等。
二、護出來的獨二代, 自理能力弱。
形成原因:由于家長對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意識淡薄或方法不得當、過多地保護和不恰當地限制,主要表現為:在生活上對孩子有求必應,處處保護、事事包辦、代辦,尤其在3歲以前,孩子的很多體驗權都被家長的“無私奉獻”給剝奪了,沒有體驗過,何來經歷?沒有積累,何來經驗?于是,孩子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兒,3歲前是這也不讓他碰、那也不能摸;3歲后就成了碰不得、摸不得的“高檔商品”!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弱,導致獨立性差。
育兒攻略:放手與鼓勵并行。就是成人首先要放手為孩子創造體驗生活,經歷生活的機會;并適時地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然后就是要清楚的了解嬰幼兒需具備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的一般發育水平。比如15個月,會用拇指自己脫襪子了;24個月,可以自己吃飯;27個月會脫單衣或單褲;36個月會扣衣服扣子等等。如果在其生理年齡時期他做不到,那就說明孩子的社會行為能力滯后了,而滯后的原因是其家庭成員拉了其后腿導致的,所以,不想讓孩子的能力滯后或減弱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放手讓他自己來動手,積累經驗然后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三、捧出來的獨二代,心靈脆弱,遭受挫折的能力弱。
形成原因:“獨一代”是善于總結的一代,在自己的成長中,他們深深地感到孩子應該在鼓勵和贊賞下成長,于是當面對“獨二代”時,常常是開口閉口“寶寶真棒!”孰不知,任何事物都是要不多不少才剛好,少了不夠,多了則過,溢則滿;而無度、不得當的鼓勵便會導致孩子心靈脆弱,動不動就耍性子,童年時遭受挫折的能力就弱,成長后遇事消極、灰心,于是便造成了青少年自殺率日漸上升的趨勢!
育兒攻略:
首先,要說明的是:人們常說的“挫折教育”,不是要故意為孩子創造挫折,而是在面對生活中不順利的事時,我們要用正確的愛去支持孩子,從而提升他解決和應對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抗挫折的能力。
其次,家長需掌握以下三個方法:
1、“鼓勵的123法則”:“123”既表示時間的長短,又表示不同程度的嘉許。對于孩子第一次的嘗試并做到的事在1分鐘之內予以贊賞;對于第二次、或第三次做到的事,則在2分鐘以后進行鼓勵;對于每天都做的、經常能做到的事,就可以在3分鐘以后予以肯定,如做得很好、很快、放得。
2、“具象夸獎法”:即對具體的行為進行表揚和鼓勵,而不是什么都一個“棒”字代替,如:剛才放書放得很整齊呢!
3、一分鐘“批評法”。四個步驟只能一分鐘做完。
第一步、批評的話這樣說(參考時間:15秒):在15個字以內把對方不良的具體行為描述出來;批評是對事(行為)不對人;如:剛才媽媽叫寶寶,寶寶又不搭理,今天已經第三次了!
第二步、感受分享法。(參考時間:20秒)這一步需要懂得聆聽自己的感受:當孩子這樣做時,我是生氣、憤怒、傷心、難過、失望還是?不管是什么感受,請你真實的把他分享出來,讓孩子知道:“寶寶老是不理媽媽,媽媽好傷心、好難過!”既然是把感受分享出來,那就是生氣的事,就很生氣地說;憤怒的事,就用憤怒的情緒說,最重要是真實、語言簡潔。
第三步、情緒停頓法。分享完感受后,請停下來5秒鐘,保持沉默,用眼睛真誠地注視著孩子的眼睛(他看不看你沒關系),讓他感受到你的不愉快。
第四步、抱著說“愛”。(15秒)批評完后,把孩子擁在懷中,充滿愛意的說:“寶寶,媽媽很愛你,你是多么聰明善良的孩子啊,可是你不理媽媽,媽媽真的很傷心,下次請你一定及時答應媽媽!”
【一分鐘批評法】在處理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很管用!請一定堅持并嚴格把控好時間,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還是不理不睬,請相信我,只要他感受到被愛,就一定會改變。當然,剛開始一定不會很熟練,請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夠熟能生巧,因為這個方法是親子溝通的秘訣,一旦掌握,你的人生、孩子的人生從此精彩輕松!
【獨二代育兒攻略】對于社交能力弱,宅出來的獨二代:1、家長以身作則,提供有效的“模仿源”。家長注重自己跟他人的交往方式,在活動中注重提高自己的參與度和熱情度。 2、一周設一次局。就是每周為孩子設計一次與人交往的活動。 對于自理能力弱,護出來的獨二代:放手與鼓勵并行。就是成人首先要放手為孩子創造體驗生活,經歷生活的機會;并適時地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對于心靈脆弱,遭受挫折的能力弱,捧出來的獨二代:1、學會用一分鐘“批評法”。 2、“具象夸獎法”:即對具體的行為進行表揚和鼓勵,而不是什么都一個“棒”字代替。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