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賢宇,你怎么又闖禍了?你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每天就知道惹是生非。再這樣下去這日子還有辦法過嗎?你難道不知道這臺游戲機有多貴嗎?”
媽媽不停地訓斥著孩子。幾天前,孩子嚷嚷著非得要那么貴的一臺游戲機,雖然覺得太貴不愿意買,但拗不過孩子的糾纏,勉強給他買了,誰知道現在他竟把水潑在了上面。賢宇聽著媽媽的責備,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說。
旁邊站著的爸爸問孩子,為什么要把水潑在游戲機上面。賢宇囁嚅地回答道:“我想是不是把水潑在上面,畫面里的人就能游泳了,我就是想看一看潑上水后畫面有什么變化。”
聽到孩子這樣的回答,您會作何反應呢?是繼續訓斥孩子:“你是傻瓜嗎?什么變化不變化的?還說什么游泳!把水潑到機器上機器不就壞掉了嗎?你又不是一兩歲的小孩子,你再這么干試試!游戲機,什么都不會給你買!聽到了沒?”還是會給孩子做一個解釋,引導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原來是想看一看水潑在游戲機上的變化啊。那你看,現在畫面也沒有了,機器也沒辦法開啟了吧?那么下一次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上面的兩種態度,父母可以選擇任意一個,但是您所做出的選擇,會對孩子今后的創新精神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您可能培育起孩子不同常人的創意力的幼苗,也可能將之扼殺。
當年父母用第二種方式教育出來的賢宇,現在在首爾科技高中上學。做著獲得諾貝爾獎之夢的他,現在仍然會經常“闖禍”,弄壞很多東西。從小就喜歡對手上的各種物品進行研究的賢宇,被他擺弄壞的東西,都成為了他的教具,而那些行為,也都成為了他科學訓練的一部分。正是父母能對他犯的錯誤予以理解,并對他進行鼓勵,才培養起他現在做一名科學家的夢想。
但是能夠理解孩子的錯誤,并把這些錯誤當成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契機的家長,實際上又有多少呢?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吧。不管是新買來的裙子,看上面的花瓣好看,想插在別的地方,但是剪下來卻被大罵,從此再不敢有類似的念頭;還是聽到收音機里人的說話,忍不住想看一看的沖動拆了收音機卻裝不回去而挨訓,以后不再去隨意動家里的東西了。兒時這些小事,這些瞬間的沖擊,給我們自己的性格或者態度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大家不妨認真思考一下。
當然每次都用寬容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過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父母過于縱容孩子的錯誤,也很有可能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但是對于孩子因為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所帶來的失誤,還請家長們用愉快和包容的心去接受。
如果孩子能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一些東西,讓失誤成為養成創造力的契機,那么就不要因為幾百塊錢而折斷孩子創意力的幼芽。
居里夫人因為實驗室里的一次失誤而發現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本想去印度的哥倫布,因為失誤發現了美洲大陸。這樣想一想,您還會批評孩子所犯的錯誤嗎?
犯錯誤是人生基本的學習過程,也是成功的必要準備階段。通過錯誤,我們能夠看清自己的缺陷,得到進行新的嘗試的機會。在父母的責備下,孩子的好奇心無法得到發揮,探究心理也被束縛,就不能期待孩子擁有很強的創意能力。只有在把孩子的好奇心轉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的環境下,我們才可以期待孩子創意力的提升。
下一篇:積極態度與幸福之間的關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是用語言說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