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何謂生命教育?
每一個生命,要想獲得真正的寧靜、幸福和自在,必須要處理好三大關系:
和環境,和他人以及和自身的關系。
傳授生命處理這三大關系的學問的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傳統教育,還是新教育,大家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習慣性地把重心放到如何處理和環境、和他人的關系(又稱“對外”的關系)上,卻忽略了和自己的相處(又稱“對內”的關系)的問題。這樣長期下去,漸漸地,我們就會習慣于漠視自己的情緒、情感、意志、欲望、心聲、念想……我們就會習慣于壓制自己、批判自己乃至譴責自己……我們就會習慣于追逐外界、迎合外界直至丟失自己……以此來解決所謂的與環境、與他人的關系。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在生命的三大關系的處理中,我們經常習慣性地首先考慮的卻是犧牲和自己的關系;我們已經習慣了把與環境,尤其是與他人的關系(對外的關系),置于遠比和自身的關系(對內的關系)更高的位置;他人和外在的觀點和看法,遠比我們自身的真實感受和需要重要。用這樣的方式,我們看似解決了與環境、與他人的關系,但顯然,同時,我們也嚴重傷害了我們與自己的關系。
這樣下去,我們的心靈,注定會傷痕累累。問題是:當我們的心靈傷痕累累,一如驚弓之鳥時(外界稍有風吹草動,即心旌動搖,不安焦慮恐懼糾結成為自身心靈的常態),我們真的有能力解決所謂的與環境、與他人的關系嗎?我們是真的解決了,還只是在偽裝,在自欺,又或者,只是為了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受傷的心,又或者,靠外界暫時的平靜獲取身心暫時的平靜。不管怎樣,結果只有一個:身心的狀態幾乎百分之百地取決于變動無常的外界狀態。這就是身心完全外馳、對外關系成為生命第一關系的自然的唯一結果。這個時候,生命想獲得長久的寧靜、幸福和自在,絕無可能。同時,比上述事實和結果更為可怕的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在一貫被忽視,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得到過如何和自己相處、如何與自己的心靈溝通的教育,所以,導致在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自己心靈的傷。其實,我們的內心已經傷痕累累,但我們卻總是看不到,總是若無其事,這才是人世間最大的殤。
舉個例子,孩子哭的時候,我們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總是:別哭。
我們為什么要說“別哭”呢?
因為,在我們看來,哭是不好的,是懦弱的,是不夠堅強的,是無力和無能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等等。只是,這些都是外界的觀點,都是外界所謂的價值觀的評定標準。而從生命的內在需求看,他為什么要哭?有沒有道理?應不應該哭?哭好還是不哭好?應該哭多長時間……當我們脫口而出“別哭”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考慮過這些呢?我們考慮的是生命外在的關系外在的標準,還是生命內在的關系內在的需要呢?
所以,請每一位家長從現在開始,試著開始全新的思維,全新的教育,全新的生活吧。拿這件顯而易見的事情舉例,只是想說清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100%的回應模式,都是在處理生命的對外的關系,與環境和與他人的關系,而不是在真正地教會生命學會處理和自己的關系啊。
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可憐的生命,它的內在的心聲,從來沒有被尊重被傾聽被充分滿足過。這么些年來,它的真實的內心世界,原來一直是在被漠視被壓制被傷害的。那么,如果你的孩子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的生命,又會變成什么樣的呢?
看看我們自己,答案就很清楚了。
看看人類文明幾千年了,人性還是如此,答案就更加清楚了。
幼兒教育,是一切的根源。因為,它事關人格的塑造、人性的蘇醒還是泯滅,而這才是文明真正的基石。
我們想想,對內的關系,和自己的關系,對外的關系,和環境和他人的關系,到底哪個重要?哪個才應該是核心?哪個才是教育真正要去關注和處理的呢?
這三大關系中,與自身的關系(對內的關系),是重中之重,是真正的核心和基石。一個人,唯有真正解決和自己的關系,才能真正解決和環境、和他人的關系(對外的關系),才能達成生命三大關系的完美平衡。
這樣的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基石和核心,是傳授生命如何和自己的心溝通,如何處理和自己的心的關系的學問,所以,生命教育,又稱心靈教育。而無論是生命教育,還是心靈教育,其著眼點,都是要了解人性,尊重人性,順應人性,進而促進人性的凈化和回歸,所以,生命教育,心靈教育,又稱人性教育。這三者是一回事。
重點放在處理和自己的關系的教育,即是生命教育。
了解人性、尊重人性、順應人性的教育,即是生命教育。
和自己的心相處、和自己的心溝通的教育,即是生命教育。
從這三個角度入手,也就是說,當我們從孩子的內心需要的角度、從生命的人性發展的角度、從心靈的健康成長的角度入手,那么,我們會驚奇地發現:
孩子所有的思想、行為、情緒、情感、欲望……都是自然的、健康的、合理的,都是在滿足生命的內在的需要,都是在滿足人性的本能的渴求,都是在渴望發展心靈的力量和智慧,我們要無分別地去尊重、理解、信任和接納,而不要妄加評判、妄分好壞、妄加干預。
這就是“無分別的愛”。
這是生命教育自然而然的也是唯一的理念和法則。
孩子所有的思想、行為、情緒、情感、欲望……都是自然的、健康的、合理的,是不是意味著孩子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然不是的。
孩子所有的思想、行為、情緒、情感、欲望……都是自然的、健康的、合理的,只是想告訴大家:
在所謂的“教育”展開之前,我們要問自己,我們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充分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信任孩子?
我們所謂的“愛”“耐心”和“包容”,是否真的足夠、真的是從孩子的角度,是否真的放下了成人的自以為是?
我們的心,是否真正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是否真正在幫助解決孩子與他自己的心的關系呢?
根本上,孩子所有的思想、行為、情緒、情感、欲望……都是自然的、健康的、合理的,是要我們去做到最高程度的尊重、理解和信任生命,也就是說,不是孩子的行為“沒有底線”,而是我們對生命的愛“沒有底線”。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愛“沒有底線”?唯有我們的心和孩子的心緊密連在一起。當兩顆心緊緊相連相守,當生命之間彼此的心門徹底向對方打開的時候,真正的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到來了。
所以,爸爸媽媽們,無分別的愛,不是讓你在面對孩子的各種表現時無所作為,恰恰相反,無分別的愛,是幫助你對孩子的一舉一動,一個念想,一個情緒,都了如指掌。在此基礎上,你自然有能力,舉手投足,語言神態,思想心情,總是能走進孩子的心里面去,總是能有效影響和幫助你的孩子,寧靜、幸福而自在地成長。
來打個比方,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加直觀地了解什么是“無分別的愛”,什么是“道”的層面的教育。
請問:什么樣的人,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真正的答案只有一個:知心朋友。也就是說,一定是彼此的心在一起的朋友,才是最好的朋友。當彼此的心在一起成為知心朋友,成為最好的朋友的時候,你的一言一行,自然會有效地影響到對面的你的朋友。但是,你自然也不會去“亂”影響你的朋友。
這就是“無分別的愛”,其間蘊藏了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只是,需要你的明悟。
教育和人生,孩子和大人,本來就無分別。
道者,通也。
這本書,通過講述花徑美德幼兒園的真實案例,和大家分享“無分別的愛”的花徑生命教育理念,分享生命成長的規律,人性凈化的法則以及心靈圓滿的智慧,分享教育的“道”,希望能幫助大家達至“無為而無不為”的生命大自由之境。
林巨 2011年8月29日凌晨
下一篇:生病的故事:真實的價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頂嘴與方法不當有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