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遼寧讀者秦阿姨問:兒子原本特別乖,可自從上了大學就變了。比如,我在微信上看到很好的養生文章,轉給他看,他很不屑;想對他的學業、未來職業生涯提點建議,他說心里有數,讓我別再約束他。我很苦惱,孩子畢竟年輕,父母全心全意為了他好,怕他走彎路,他卻什么也聽不進去。這可咋辦呢?
武警特警學院心理教研室余淑君答:這個問題很多青春期后期孩子的父母都會遇到。在這個階段,孩子對父母的話“滴水不進”,寧可聽從朋友、老師和電視上的各種教導,甚至自己瞎琢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孩子這個階段的核心任務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即找到“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想擺脫外在權威(尤其是父母),就人生所有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價值觀,并親自體驗酸甜苦辣。
此時,如果父母仍一味地把“忠告”、“指導”強加于孩子,孩子就會有排斥反感情緒。父母不妨退后一步,放下對孩子事事關心、提醒的習慣,給他們機會去嘗試,讓孩子親自體驗失敗、走彎路等人生必經的過程,并且從中成長。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不同的。放手也是一種愛。希望秦阿姨隨著孩子的長大,也能調整愛孩子的方法,既有利于孩子成長,也有利于親子關系。并且要相信,當你給予他充分的自由之后,有一天,他還會回到你的身邊。
下一篇:給沒規矩孩子的有趣“懲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有拖延癥,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