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無論孩子怎樣喋喋不休,父母都要耐心作答
小亮亮上學前班的時候,偶然在圖畫書里看到,人是由猴子變來的。于是,他便問媽媽:“人是猴子變來的嗎?”
“是啊,人是猴子變來的,達爾文在生物進化論中就是這么說的。”亮亮媽正在和丈夫說話,停下來隨口應道。
“媽媽,達爾文是誰,我怎么不認識他呢?”小亮亮繼續問。
“達爾文是一位白胡子的老爺爺,是大生物學家。人是猴子變來的,就是他說的。”
“那為什么動物園里還有猴子,森林里還有猴子,它們怎么沒有變成人呢?”
“這是因為……”亮亮媽被問住了,下意識地用手指正了一下黑邊鏡架。亮亮爸看了妻子一眼,心想這下看你怎么應付。
“媽媽,你說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猴子沒有變成人呢?”
“那是因為一部分猴子還留在森林中生活,所以它們沒有進化成人。而另一部分猴子離開了森林,由于要在陸地上生活,所以只能開始學習站立行走,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的人。達爾文老爺爺就是這么說的。”亮亮媽搜腸刮肚地解釋道。
“媽媽,我明白了。可是猴子為什么要變成人呢?人要是也像猴子一樣在樹上爬來跳去的多好玩啊。”
亮亮爸又看了一眼妻子,意思是看你還能有多大耐心。
“是啊,亮亮這個問題問得真有水平。要是人也像猴子一樣靈活該多好啊。可是人有靈活的頭腦,這是猴子不能比的。”亮亮媽喝了一口水,耐心地引導亮亮。
“人有靈活的頭腦有什么用啊?猴子長大了可以當體育明星,打架的時候人也夠不著!”
亮亮媽和丈夫都被逗樂了。“身體靈活固然好,可頭腦靈活更重要,亮亮是不是愛看動畫片?”亮亮媽繼續引導。
亮亮點點頭。
“人能造出電視,讓小朋友們看動畫片。那猴子能造出電視嗎?”亮亮媽問道。
亮亮搖搖頭。
“還有,人能造出飛機。我們幾個小時就能從蘭州飛到北京去。去年咱們一家不就到天安門廣場去看升國旗了嗎?你說猴子能造飛機嗎?”
“媽媽,我明白了,還是做人好,人有靈活的頭腦。人還能造手機,爸爸媽媽在很遠很遠的地方說的話,我都能聽見。”不過,小亮亮并不滿足于此,接下來又連珠炮似的問: “人為什么比猴子聰明,人為什么不長尾巴……”
對此,亮亮媽都盡其所能地一一作答。亮亮爸禁不住贊嘆,這可能是女性才有的特質,要是他早就不耐煩了。亮亮媽告訴他,其實自己也有不耐煩的時候,可想到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天性,并且這是啟發和培養孩子探索精神的最好時機,自然也就不煩躁了。
對亮亮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只要沒有要緊的事,亮亮媽都會先放下手中的事,靜下心來及時作答。如果有個別要緊的事,她就跟亮亮商量,看能不能把事情辦完后再回答,孩子一般都能答應。當然,并非所有問題,亮亮媽都能給出科學合理的答案。對于實在答不上來的問題,她絕不會胡謅,而會誠懇地告訴孩子自己也不懂,然后和孩子一些查資料,找尋正確答案,以免誤導孩子。為此,她還專門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么》。另外,亮亮隨著年齡增長,思維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亮亮媽回答問題的方式也隨之變化。她盡量用啟發的方式讓孩子開動腦筋,自己得出答案。隨著亮亮閱讀能力的增強,她又開始引導亮亮自己去書中尋找答案。
在媽媽的竭力尊重、精心呵護、循循善誘下,小亮亮的好奇天性得到了極好的引導,他既對未知世界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也學習到大量有用的知識。上學以后,亮亮很自然地把這個良好的習慣運用到了文化課的學習之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在回答亮亮關于猴子與人的問題時,亮亮媽遭遇過幾次答不上來的時刻。換成其他家長,可能會敷衍了事,信口胡謅。亮亮媽不僅認真回答,而且還盡可能地做到科學合理。對于實在回答不了的問題,她會坦誠地告知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相比某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而不懂裝懂、誤導孩子的做法,亮亮媽的態度值得借鑒。
要點提示
1.孩子在問“為什么”的時候,經常會一環套一環,由一個問題牽連出一連串問題,讓父母應接不暇。父母如果缺乏心理準備,很容易失去耐心。事物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孩子提問時自然也會層層推進,父母應該表示理解。
2.對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父母都要耐心認真地作答,力求科學合理,絕對不能敷衍了事,誤導孩子。最初接受的知識與信息會在孩子心里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3.對于實在答不上來的問題,父母要敢于向孩子承認,并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4.當孩子提問時,除非有特別要緊的事,父母都應及時作答。如果手頭有要緊的事,父母應和孩子商量,推遲作答。
5.隨著孩子思維能力的不斷增強,父母的作答方式也要有所調整,由直接作答逐步變為啟發孩子自己得出結論;隨著孩子閱讀能力的不斷增強,父母應逐步引導孩子自己查閱資料。
下一篇:在無法取舍時,如何協調好關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種媽媽最不受孩子歡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