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記 者:您的女兒數(shù)學好,英語好,怎么會想到干金融投資這一行呢?
土一族:女兒怎么想起干金融投資這一行?說來很簡單,那是由于在她十年級(相當于國內的高一)上社會學習課時,做了一個模擬投資的項目。老師讓每個學生假設自己有兩萬美元,用這兩萬美元進行股票投資。
歷時三個月,模擬投資項目結束時,雖然她還不懂得如何對北美的宏觀經濟形勢和企業(yè)的微觀經營情況進行深刻的分析,但是,她對研究這些問題已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那時起,她就開始自覺地探討國際資本市場的奧秘。
她對我說,她打算在考大學時報金融專業(yè),因為干金融投資這一行適合她的個性,能夠發(fā)揮她的特長。
她說,選擇金融投資不是一時沖動,而是綜合比較的結果。
當醫(yī)生吧,醫(yī)生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yè),但是,她天生怕血,一聞到醫(yī)院的味道就感到惡心,所以她當不了醫(yī)生。
當律師吧,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認為她能說善辯,適合當律師。但她從別人的書中得知,律師要想賺大錢就要為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打官司,而替這種人打官司要真正做到憑良心辦案、公正清廉談何容易。她不愿卷入被錢、權、勢所左右的漩渦,所以,她不想當律師。
當老師吧,老師是很好的職業(yè),但是,她知道自己不適合當老師,因為她是個急脾氣的孩子,很難容忍身邊那些反應慢的人,她沒有耐心對他們循循善誘,所以,不適合當老師。
當科學家吧,她也覺得不行。因為當科學家要坐得住,要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做理論研究和科學實驗上,這不符合她的個性。她的個性活潑,喜歡和人而不是和物打交道。
女兒有了金融志向后,從中學時代就開始關注財經要聞,大量閱讀有關書籍,同時繼續(xù)進行股票的紙上交易。有時,還給我退休金的投資提出一些大膽的建議。
作為母親,我為女兒在中學時代就對自己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y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準備而感到高興。同時,我也支持她選擇金融專業(yè)。因為我知道,女兒具備干這一行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她頭腦清醒,身體健康,即使是大考在即也從來沒有真正緊張過。每次筆試、面試或出門遠行前,她都是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她在考試時經常比平時發(fā)揮得更好。遇到急事、煩事、眾多頭緒的事,我都替她著急,她卻能從容對待。因此我推斷,即使她做投資損失了資金或者在工作中因故喪失了投資良機,也不會想不開。如果她是那種虧了錢就受不住的人,我會堅決反對她干金融投資這一行。我知道,再聰明的人也很難成為常勝將軍。
記 者:在國外,很多孩子都喜歡邊讀書邊打工,您是否贊同女兒中學生時代就去打工掙錢?
土一族:我認為,孩子的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主題。孩童時代,營養(yǎng)是主題;小學時代,玩是主題;中學時代,學習是主題;大學時代,專業(yè)是主題;畢業(yè)之后,成家立業(yè)是主題。在我發(fā)明的這套人生主題論中,學習是中學時代的主題,打工掙錢會使孩子們偏離這個主題。女兒想干金融投資這一行,中學畢業(yè)就要考商學院。而要考上一所著名大學的商學院,中學成績就一定要過得硬:始終保持“優(yōu)秀”,而不是“優(yōu)良”。因此,她就不能受周圍環(huán)境“不以分數(shù)取人”的風氣的影響。
在加拿大,高分的學生并不會受到學校、家長和同學們的特別推崇。學校主張學生自我發(fā)展。學校里有專長和特殊愛好的學生很多。他們的分數(shù)不是每科都好,但生存能力卻很強。16歲以后,很多中學生都在外面打工,他們的獨立意識都很強。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女兒不甘心讓我們養(yǎng)著,她也提出要去校外打工賺錢。但是,我沒有同意。我和她算了一筆賬,現(xiàn)在出去賺錢,她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干低工資的活兒。如果把打工賺錢的時間全部花在學習上,可以把學校的功課學深學活,以后能夠拿獎學金,上好學校的金融專業(yè),畢業(yè)后她一年的工資就會比那些同學幾年打工賺的錢還要多。因此,從長遠打算,她在中學階段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是上策。
后來的事實證明,我把學習而不是打工賺錢定為中學時代的主題沒有錯。由于學習好,掌握的知識豐富,女兒從商學院一畢業(yè)就掙到了相當于百萬人民幣的年薪,遠遠超過了她的中學同學幾年打工賺的錢的總和。
下一篇:家長學會用兩面鏡子看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學會平等待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