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的父母親養育了6個孩子,兄弟姐妹根本不可能得到父母的細心照顧,但6個孩子個個有出息。可再看看我的孩子,我們當父母的對他百般呵護,有什么要求都盡量滿足他,給他提供最優越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可他已經讀初中了,學習就是不認真,天天盯著他也沒用。請問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我們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呢?婁底一家長
留給孩子創造的空間
當你在紙上畫一個圓圈問四五歲的孩子:“這圓圈是什么?”他們會給你許多意想不到的答案:月亮、鏡子、氣球……而用同樣的內容,去測試中學生或大學生時你會驚奇地發現,除了圓圈本身,他們幾乎沒有第二種答案。
還有這樣一則報道,一個男孩在上生物課時聽老師說,蚯蚓身體切斷后還會有生存力。他對此很感興趣。放學后,他就挖了幾條蚯蚓帶回家。他把蚯蚓切成兩段后放到自家的花盆中。這事被他媽媽知道后,認為孩子不務正業,而且把臟蚯蚓帶回家,非常惱火,就把花盆扔掉了。孩子大哭一場。一位科學家聽說這件事后說,這位媽媽扔掉的是一位科學家。
為什么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反而喪失想像力呢?這與家長的教育不當是有直接關系的。現階段家長對孩子有三個“過度”,即“過度關注,過度擔心,過度愛護”。追求高分數,追求樣樣精通,束縛孩子的自由。孩子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活動空間和思維空間。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很多時候就像被媽媽扔掉的花盆一樣不經意之間被家長們毀掉了。
有6個孩子的父母,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子女,孩子相對比較自由,長此以往,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練就了求生存、求發展的個性。獨生子雖然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卻同時背負了更多的期望,自由和個性對于他們來說便遙不可及了。
學校教育中為了應付諸多的考試,已經有夠多的機械重復練習了。家庭教育要看重孩子的實踐能力,為孩子搭建展示能力的舞臺,比如開設家庭植物園、家庭工藝小作坊、家庭發明創造室、家庭文藝展示臺、家庭社會實踐報告廳等等。針對孩子的年齡特征,把孩子放在創設的社會熔爐中,培養能獨立生活的社會人。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父母不要再抱怨你的孩子不夠聰明、不夠聽話,家長要用開放民主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多留一點創造的空間、自我舒展的空間。范莉娜
下一篇:學會如何幫媽媽做家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會孩子什么叫做“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