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班主任:孩子們需要你的公正和鼓勵
心理學指出,教師對兒童的鼓勵態度將促進兒童人格的健康發展。在目前的學校情境中,班主任對兒童的評價及態度是影響兒童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們根據與獨生子女的談話設計了班主任鼓勵態度量表。調查結果表明一種非常樂觀的情況,因為大多數獨生子女都能獲得班主任的鼓勵,如表4 3 1。
表4 3 1班主任鼓勵態度量表(N3079)
題目 非常符合 比較符合 不太符合 很不符合
班主任認為我是個好學生 20.7% 54.7% 20.7% 3.9%
班主任經常表揚我 7.0% 43.2% 44.1% 5.7%
我經常從班主任那里得到鼓勵 27.8% 41.6% 25.3% 5.3%
班主任很喜歡我 15.4% 52.2% 28.4% 3.9%
班主任很尊重我 34.9% 47.2% 14.6% 3.2%
班主任對我寄予很大希望 30.0% 44.3% 22.2% 3.5%
班主任總是很相信我 31.6% 47.1% 18.1% 3.2%
我覺得班主任很理解我 29.1% 40.6% 24.8% 5.5%
如果孩子對上述問題都是肯定性的回答,那么我們相信他們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將是非常愉快的。但是,當我們考慮學習成績這一因素時,情況就變得不那么樂觀了,這倒不是說班主任完全不鼓勵學習成績較差的兒童,應該說,學習成績較差的兒童還是受到了班主任的鼓勵,但與學習成績較好的兒童相比,他們受到的鼓勵相對較少。統計表明:學習成績下等的獨生子女共有356名,能夠獲得班主任熱情鼓勵的孩子只有19.7%,而在成績上等的455名獨生子女中,能夠獲得班主任熱情鼓勵的孩子高達52.2%。從整體上看,教師更喜歡鼓勵學習成績較好的獨生子女,對學習成績不好的獨生子女,鼓勵較少。
我們再來看兩組數據:
● 在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組中,約80%的學生“經常受到表揚”,而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組中,“經常受到表揚”的學生比例約20%。
● 在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組中,約90%的學生感到班主任對他“寄予很大的希望”,而這個比例在學習成績較差的組中是60%左右。
這也就是為什么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孩子會說“班主任不公平”、“老師向著好學生”、“沒遇到過好班主任”等話。
兒童心理學指出,教師對個別兒童的態度能對兒童學業和人格的發展起很大作用。教師若能保持不斷鼓勵兒童,使他們超越自己的限度,便能幫助這些兒童發揮他們學習的潛力,轉而激發兒童的學習動機以及自信心。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的勝任感和自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成績的反應的影響。兒童受到的表揚越多,兒童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學習就越努力,相反,受到的表揚越少,兒童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不僅如此,教師還能間接地影響兒童人格的發展。在學校里,通常是教師如何對待某個兒童,其他兒童就會按照老師的態度來對待這個兒童。當老師鼓勵某個兒童時,其他兒童也會對這個兒童持友好和鼓勵的態度;相反,當老師嘲笑某個兒童時,其他兒童也會效仿。被教師嘲笑的兒童會遇到來自教師和伙伴的雙重打擊,這可能會減弱兒童的努力程度,并產生自卑感。因此,兒童是需要教師不斷鼓勵的,尤其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兒童,他們應該得到與成績較好的兒童相同的待遇。對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表揚,更是一種公正和對他們人格的尊重。
下一篇:李開復:給家長的育兒妙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