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你真棒”有三種神奇力量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3-30

閱讀 :352

  我在江西南昌接“知心熱線”時,一個男孩打來電話說:“知心姐姐,聽說你最近出了一本書叫《告訴孩子,你真棒!》,我媽平時老對我說:‘孩子,你真笨!你瞧人家多棒!’我要用零花錢買一本,送給我媽,告訴他,我也很棒!”

  孩子為什么要為媽媽買書呢?當然是想得到媽媽的贊揚!

  《告訴孩子,你真棒!》最受歡迎的就是書名中的三個字——你真棒!

  在南京一個銷書的攤位,我親眼看見一個男孩拿著媽媽的手指著自己的鼻子說:“媽,就買那本,告訴孩子,我真棒!”

  在天津一場報告會后,一位母親拿來一本幾個月前在書店買的書,告訴我:“我女兒把您的書名改了!”我一看,“棒”字上用鉛筆打了個‘’,換成了“差”。《告訴孩子,你真棒!》,一下變成《告訴孩子,你真差!》了。

  “您是不是老說孩子差?”我問。

  “沒錯。女兒在學校挺優秀,可我老看不上她,覺得還可以再優秀些,總說她差,她對我的意見大啦。”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每個人都有‘棒’的地方,人是為自己‘棒’活著,不是為‘差’活著,如果孩子認為在媽媽眼中是‘最棒’的,她就一定會棒起來。”

  一位叫江貴華的媽媽給我寫來一封信,信中講述了她和女兒看《告訴孩子,你真棒!》的故事。

  有一天,女兒突然向我提出要到外面的小河邊去練黑管,說我在她身旁總嘮叨她吹不好。這時我想起您在書中說的12歲的張天吉,在樹林子里面對一位“耳聾”老人拉小提琴的故事,欣然同意了女兒的請求。但是,對于出了家門不在我視線里的女兒,我還是放心不下,就尾隨跟蹤。嘿,我看見了,她比在家還投入;我聽見了,她比在家吹得還流暢;我悟到了,她自己學比我在她身旁當“督學”還靈驗。您不是說嗎,該放手時就放手!

  我還開天辟地頭一回表揚了女兒:“孩子,你吹得真棒!”女兒很驚詫地問我:“媽媽,您對我前后怎么就像兩個人,您是不是看什么神奇的書了?”“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人和事。”我支支吾吾不想說明白。女兒“撲哧”一聲笑了,像是猜出了什么。

  晚上,我看了您的書后,在書里順手夾了一根牙簽。第二天晚上翻開書時發現牙簽不見了。我猜想一定是女兒也在看這本書。我瞞著女兒是因為我在書上空白的地方,寫了不少讀后感,比如“我也是分數媽媽”、“我也總給女兒講別人比她強的故事”、“我也偷看過女兒的日記”、“我這是‘更年期’與‘青春期’的碰撞”……這些懺悔的批語,我不好意思讓女兒看到,怕影響當媽的形象。

  我天天晚上看您的書,天天發現牙簽不見了。后來,女兒向爸爸告了我的狀,說我“看書保密的事”,我也“指控”了女兒“侵犯媽媽的隱私權”。后來,還是她爸爸主持了一次“三方會談”,這場“讀書誤會”才云消霧散。女兒還即興詠詩一首:“太陽月亮兩班倒,媽看‘真棒’星星笑,我看‘能行’陽光照,嘮叨媽媽變偉大,知心姐姐她真好。”

  “你真棒”是正信息,“你真差”是負信息,人對生存價值的需求比生存本身更強烈。當一個人被貶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郁,當一個人被別人悅納時,就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這個道理,對大人小孩都是一樣有效的。父母也需要被孩子激勵,被孩子悅納。

  在《告訴孩子,你真棒!》一書中,我曾送給爸爸媽媽們兩句妙語,一句是:享受你的兒子,對兒子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另一句是:欣賞你的女兒,對女兒說:“有個女兒真好!”

  沒想到,簡簡單單兩句話,改變了許多家庭的親子關系。許多同學告訴我,他們特別愛聽爸爸媽媽講這句話,因為這句話,讓他們感受到了爸爸媽媽的愛!

  《深圳青少年報》的副主編李青松是位年輕媽媽,一次見到我,她興致勃勃地說:“我看了你的書,就常對3歲的兒子說,‘有兒子沒兒子就是不一樣’,兒子特來神,什么活都幫我干。一天,他讓我幫他撓癢癢,我最煩撓癢癢,于是馬馬虎虎地在他背上劃了兩下,只聽兒子甜甜地說:‘有媽媽沒媽媽就是不一樣!’這句話,就像一支興奮劑,我立刻來了精神,特賣力氣幫兒子撓了起來。你說怪不怪!”說完,她哈哈大笑,眼里卻閃著淚花。

  我也忍不住笑了:“我看不怪!這說明不光是孩子需要大人的鼓勵,大人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鼓勵。”

  “你真棒”三個字有三種神奇力量。

  第一種力量:“你真棒”能讓人學好。

  有一次,我在報上看到一篇文章《王剛曾是個壞孩子》,把我嚇一跳,誰不知道扮演和珅的王剛是個知識淵博的藝術家,怎么曾是“壞孩子”?

  而王剛自己卻說,他上小學時,學校里所有的老師和家長確實都認為他是個壞孩子,王剛說:“我在上課時拿個自己糊的寫著‘令’字的三角旗,老師背過去寫字時,我往右邊一揮,左二排的學生就‘啊’地一叫,老師回過頭一看,我卻一本正經地坐在那里。老師再背過去寫時,我又往右邊一揮,右二排學生又‘啊’地大叫。后來老師打個時間差,逮住了我。這樣,老師就把我從前幾排的座位挪到了最后一排。這樣的事例發生幾次以后,老師跟我媽說,上五年級時你們最好給你孩子換一個學校。這就是變相開除我了。老師還讓全體同學孤立我,說我是個壞孩子。所有的家長也不讓自己孩子跟我玩,說我會把他們帶壞。那時,我媽都不敢到學校參加家長會。爸爸媽媽恨死我了,說怎么養了你這么一個兒子?

  “那天之后,我就開始逃學。學校也沒有告訴家長,所以家里也不知道。每天一大早,我就背著書包出門了,到處晃悠,去得最多的就是古舊市場。有時也去看電影,當時長春在放《流浪者》,一毛錢一場,也不清場,我就一遍一遍地看,我覺得我就是個流浪者。

  “逃學的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當時我感到非常痛苦,非常孤單,沒有一個人理我。也不敢跟家里說,說了我爸肯定是一頓暴打。怎么辦呢?快到那年的期末,我實在扛不住了。有天晚上,我突發奇想,花了一夜的時間,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表達了一個孩子對主席的忠誠,還畫了兩幅畫,水彩的,一幅是小白兔在吃蘿卜,還有一幅是解放軍在保衛祖國,背景好像是臺灣。我還放進了一張我和妹妹王靜的合影,她才1歲,剛會走路。第二天一早我把信封好,寫上‘北京毛主席收’,投進了信箱。”

  王剛照舊逃學。

  “7月上旬的一天,老師讓一個同學帶信給我,要我一定要到學校去一趟。我見了班主任,班主任朝我笑,我心里開始發毛,他從來不朝我笑的,他說王剛同學,你跟我去教導主任那兒,教導主任也朝我笑,他說我們一起到校長那兒,校長也朝我笑。他問你家在北京有親戚嗎?我說有,我有一個四姑在北京。他問有在黨中央工作的嗎?我說沒有。這時他拿出一個牛皮紙信封袋。我一看,上面寫道,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某某小學四年級2班王剛小朋友收,下面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辦公廳。他問這是怎么回事,我說我十幾天前給毛主席寫過一封信,大概是回信了。他們問能打開嗎?我說打開吧。信是*中央辦公廳寫來的,信中寫道:‘王剛小朋友:你6月24日寫給毛主席的信還有圖畫和照片都收到了,謝謝你,今寄去毛主席照片一張,請留作紀念。希望你努力學習,注意鍛煉身體,準備將來為祖國服務。日期是1959年7月3日。’

  “我記得當時我們校長的手都哆嗦了,他說這不僅是你的光榮,也是我們全校的光榮,快去廣播室,向全校廣播。在校廣播室里,他很激動地向大家宣布了這件事,接著由我來宣讀這封信,那是我第一次通過廣播‘播音’。接下來,各種贊譽就來了。接著區教育局、市教育局也都來人了,說這不僅是你們學校的光榮,也是我們區、我們市的光榮。后來我們學校一個教自然的老師,他編了一個兩幕的話劇,叫《他轉變了》,由我來演我自己。這是我第一次登臺演話劇。說來也真有意思,事實上,從此以后,我就真的變成了一個好學生,非常地好。這封信完全改變了我的命運。”

  王剛說得對,誰不想學好,一個從未被人夸獎過的人,怎么能有自信?對那些學習差的同學,也許正是一句真誠的贊美,讓他真的“棒”起來,就像王剛一樣!

  第二種力量:“你真棒”三個字能讓人優秀。

  一位美國老師,在推薦赴美讀高中的中國女孩時說“我以性命擔保她行”,這句話深深震撼了父親的心。他怎么也不會相信,僅僅在4個月前,他的女兒,還是一個被老師批評為“沒有數學腦子”、垂頭喪氣地說“我厭學了”的孩子。

  剛去美國不久,女孩(英文名:斯蒂芬)語言首次得了滿分!老師一句“你真棒”讓女孩心花怒放。接著她的化學又開始頻頻得滿分。有人問老師問題,老師跟他們說:“問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老師還在全班大聲贊揚:“你們要努力呀,否則將來你們都要給斯蒂芬打工去了!”

  每個人都是有天賦的,但并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能被喚醒。就像打開寶藏的口訣“芝麻,開門”一樣,喚醒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訣,那就是“你真棒”!

  第三種力量:“你真棒”三個字能讓人友好。

  誰都不愿意身邊總有一個說你這不行那不行的人,誰都希望被別人認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其中,學會共處的核心,就是會發現他人的優點,尊重多元文化,學會與不同的人共同生活,學會悅納別人。

  一個人長大的過程是一個社會化過程,也是一個走出以自我中心與同伴交往的過程。城鄉孩子手拉手活動的價值,就是讓他們走進一個自己原來不知道的世界—— 一個屬于他的朋友的世界,從中發現朋友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真誠地向朋友學習,在成長的路上能夠手拉手一起進步。

  在手拉手活動中,城市孩子發現了陌生的農村朋友樸實、真摯、有愛心、會勞動、愛學習的長處,農村孩子也發現了城市孩子開朗、活潑、有知識、有才干、會動腦的長處。他們相互肯定,相互納悅,于是成為影響自己一生的好朋友。

  在我們生存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說一句壞話,一句激勵別人的話,做一件有用的事,有意義的事,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人與人相處,要相互鼓勵,多給別人發出正信息。

  有位信使叫多克,他的口袋里總是裝著許多小紙條,上面寫著一句鼓勵的話語,在將電報送到人們手中的同時,他也留下一張小紙條,告訴他們“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開”,“別再煩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因為多克年齡太大而沒有要他,但多克沒有泄氣,他自告奮勇,到野戰醫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協助醫生救助傷員。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在醫院的墻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沒有人會死在這里。”這句話在醫院里引發了一場爭論。醫院領導說他瘋了,要求擦掉,也有人認為這無傷大雅,不必擦掉。最后,大家決定把那句話留下來。沒想到,不但傷員,就連醫院的工作人員也都漸漸地把那句話記在了心里。

  病人看到這句話堅強地活著,醫生和護士們也盡力給予病人最精心的照顧。

  你看,語言多么神奇,它能創造奇跡!

  對自己來說,一句鼓勵的話,可以交一個朋友;一句傷人的話,可以多一個冤家;對他人來說,一句睿智的話,可以挽救一個生命;一句愚蠢的話,可以貽誤人的一生。

  面對他人,你決不要吝嗇你的贊美,當你看到別人的成績,你一定要說聲“你真棒”,改變角度就改變了關系。贊美永遠是不過時的交往藝術。只要你學會從別人身上尋找優點并給以贊美,你將會得到意外的收獲。

下一篇:初為父母端正“親子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樂觀比成功更重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专栏| 蓬莱市| 博兴县| 桑日县| 桂林市| 衢州市| 溆浦县| 长宁区| 登封市| 雷山县| 平昌县| 顺平县| 观塘区| 新宁县| 双流县| 建德市| 嘉黎县| 阿尔山市| 德安县| 潼关县| 庐江县| 武安市| 自贡市| 鹤庆县| 平乐县| 盐池县| 昌宁县| 临安市| 桃园县| 阿鲁科尔沁旗| 克拉玛依市| 明光市| 达日县| 黔江区| 赤峰市| 石城县| 临桂县| 新建县| 米易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