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陳丹,去年以國內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新加坡國立大學,同時也是福建首位直接考取該大學的高中生。陳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的成功,離不開其父陳輝的獨特教育理念。陳輝現為工商銀行廈門分行紀委副書記。近日,應工商銀行廈門分行和廈門日報未來領袖公益講壇之邀,陳輝為工行VIP客戶和廈門日報讀者傾情傳授“育女心經”。本刊特選摘演講的部分內容,供讀者參考。
家長勿犯“魯侯養鳥”式錯誤
“魯侯養鳥”,即魯侯完全根據自己的好惡而非鳥的習性來飼養“神鳥”,結果鳥兒三天就死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為了孩子的教育,做父母的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可換來的卻是孩子的反感和抵抗。在陳輝看來,這是家長的“我執”思想在作祟,很多家長都一味將自認為“好”的東西強行灌輸給孩子,實質上,這是以愛的名義,侵犯孩子的權利。在遇到孩子的抵觸時,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評孩子,而應反躬自省。
“其實,孩子有判斷能力,如果家長一意孤行,那么,孩子很可能口服心不服。家長必須以“開放性思維”代替“我執”思想,和孩子“平起平坐、亦師亦友”。
學校的教育是普惠教育,學生們手持的教材都一樣,因此,陳輝認為差異化教育要靠家庭完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要明白,培養孩子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得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人與人沒有可比性,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培養成最優秀的,而是比孩子之前的自己更優秀。
能力重于知識,德行重于能力
不同于眾多以“分數”為主的家長,陳輝更重“德育”。“健康第一,能力第二,學習第三”,經過點點滴滴的滲透,女兒快樂健康成長,比同齡人更加全面發展。
“德行比EQ更重要”,EQ側重自身,而德育側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由于女兒年幼時性格偏內向,陳輝曾“逼迫”女兒上街賣報紙。初次參與社會實踐,女兒屢屢碰壁,他便向女兒“支招”。有了這次實踐,女兒逐漸外向,并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陳輝對學校的“好學生”、“壞學生”的提法很是反感。“這種僅將成績作為評定孩子標準的做法,實在過于片面,也極易扼殺孩子的自信心。“高分低能”的孩子沒有競爭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孩子拔尖,父母一定要付出”。
孩子更要讀“社會”這本大書
“你和怎樣的人在一起,你就可能成為怎樣的人”,在陳輝看來,環境對一個人的眼界和價值觀都產生著巨大影響。
親戚無法選擇,但朋友卻可挑選,和有思想、能力強、品格優的人建立關系,將對孩子人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強有力的正面影響。“取法乎其上,僅得其中,取法乎其中,僅得其下”。
女兒看的課外書范圍很廣,包括佛學、哲學等等。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陳輝鼓勵女兒和各個階層的人交往。“學生的任務不僅僅是埋頭苦讀。教材上的文字,大多來源于鮮活的社會。而社會上活生生的例子,往往使孩子學會更多。”
他告誡女兒,不能看不起沒受過教育的人,每個人都有其閃光點。他們沒有讀過有字的書本,也許通讀“社會”這本最鮮活的大書。“我們應該多接觸,多學習,才對自己有幫助。”
(文/林木默 吳嘉慧 圖/姚凡)
下一篇:好爸爸尊重孩子秘密和個人隱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夸大其詞地說“你真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